11月26日,位于重庆市九龙坡区龙门阵大道的中国石化半山环道综合加能站对外发布消息,该站已实现安全平稳运行1500余天,累计供应氢气突破400吨。作为国内首座应用储氢井技术的加氢站,这一里程碑式数据标志着我国在高压地下储氢技术与商业化运营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据介绍,这座加氢站的核心亮点在于创新性采用“地下氢仓”设计—工作压力高达45兆帕,设计寿命达25年,是全球首创且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地下储氢技术。“地下氢仓”破解了山地城市储氢难题。与传统地面储氢设备相比,这套高压储氢井技术节约了约三分之二的占地面积。针对重庆山多坡陡、用地紧张的地理特点,该技术成功破解了山地城市氢能基础设施建设的土地瓶颈,为全国同类地区提供了可复制的解决方案。目前,该技术已斩获3项国家专利,并入选2024年重庆市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目录。
在实际运营中,该站展现出高效便捷的服务能力。司机胡刚体验后表示:“从进站安检、静电释放到加满12公斤氢气,全程只需10分钟,每公斤25元的价格经济实惠,加满后车辆可行驶约550公里。”据了解,该站日供氢能力达1000公斤,可满足约100辆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日常加注需求,不仅集成了加氢、加气、充电、汽服等综合功能,更成为成渝“氢走廊”与西部陆海新通道上的关键能源节点,为区域内物流、公交等车辆运营提供坚实支撑。
依托重庆丰富的工业副产氢资源(年产量超15亿方,可供2万辆公交车或50万辆乘用车使用),中国石化构建了“制氢-纯化-输送-加注”的完整本土化供应链。通过川维化工的化工副产氢提纯至99.999%的高纯氢,经管道输送至加氢母站后,再由管束车配送至半山环道等子站,为氢能供应稳定性提供保障。目前,中国石化已在重庆建成投运8座加氢站,未来还计划沿成渝、渝蓉等高速公路加快布局,串联主要城市打造互联互通的氢能网络。
值得关注的是,该加氢站的落地运营是重庆市九龙坡区“西部氢谷”建设的重要成果。经过8年发展,“西部氢谷”已集聚德国博世、国鸿氢能等链主企业,形成涵盖氢能源商用整车及燃料电池等核心产品的完整配套体系。截至目前,该区已在全国累计投放氢燃料电池商用汽车超1100辆,行驶里程突破2000万公里,广泛应用于化工、采矿工程、基地农业等场景,而半山环道综合加能站作为“1小时氢能供应网络”的核心节点,正助力区域氢能基础设施网络持续织密。
(中国日报重庆记者站 编辑:谭英姿 通讯员:周建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