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届重庆长江三峡(巫山)国际红叶节开幕

第十九届重庆长江三峡(巫山)国际红叶节开幕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1-23 21:0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11月22日,第十九届重庆长江三峡(巫山)国际红叶节在巫山体育馆开幕。本届红叶节以“雄奇山水间·新韵红叶情”为主题,红叶为媒、文化搭台、旅游唱戏,让一年一度的巫山红叶节成为一场“可玩、可感、可参与”的文旅盛会。

11月22日,第十九届重庆长江三峡(巫山)国际红叶节在巫山体育馆开幕。(摄影:谭英姿)

本届红叶节自11月1日起持续至12月底,精心策划五大维度活动、四条精品路线、三重趣味体验,让游客全方位、多角度感受巫山红叶的魅力。

“三峡100—2025长江三峡(巫山)越野赛”激情开跑;连续六个周末,《中国国家地理》三峡龙脊红叶季徒步挑战赛同步启动。巫山还将举办红叶经济研讨会,联合全国红叶景区成立“红叶旅游高质量发展联盟”,推动区域协同发展。12月1日至5日,西南摄影联展将联动游轮与巫山,定格“霜叶愈红,江水愈青”的绝美画面;20个“红叶影院”循环放映《等到满山红叶时》,让经典与当下对话。此外,十万张“赏红叶·品烤鱼·摘柑橘”消费券再度发放,从香甜恋橙到夜市烤鱼,让游客的味蕾也开启一场红叶之旅。

四条特色赏红路线——“水路赏红、徒步亲红、自驾寻红、空中瞰红”,精准满足不同游客需求。游客可荡舟小三峡·小小三峡、神女溪,与猕猴互动,赏高峡平湖;可攀三峡龙脊、行三峡之心、登神女峰,感受“满山红叶似彩霞”的壮丽;可驰骋下庄天路、世界自然遗产地五里坡、大昌九龙谷,在红叶掩映中感悟奋斗精神;还可搭乘热气球或低空飞行器,多维度领略红叶之美。

11月23日,船只行驶在长江三峡巫峡段。(摄影:谭英姿)

节庆期间,大昌古镇推出“红叶归家·家宴大昌”活动,让游客沉浸式体验坝坝席、围炉煮茶、红叶家书等民俗。在三峡龙脊、三峡之心、神女峰完成徒步打卡,可收集三块特色奖牌,拼合成完整纪念奖牌。游客还可在三峡飞拉达挑战攀岩,在“三峡之光”夜游中感受古今交融,在竹枝村静听千年诗意,或深入果园采摘柑橘,在“红叶邮局”寄出思念,将“红叶柑橘”文创礼盒带回家。

近年来,巫山坚持用好生态、文化“两个宝贝”,以红叶为媒、以节庆为桥,让巫山红叶,成为撬动文旅发展的金字招牌,裂变为拉动三峡旅游的强劲引擎。

为将红叶转化为“可预测、可运营、可体验”的旅游内容,巫山结合“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建设,持续开展人工栽植,营造红叶景观林12万余亩,120万亩彩叶带。如今,全县26个乡镇绝大多数拥有红叶资源,约70%的山体进入景观等级,红叶观赏期长达3个月,自11月初延续至次年1月。

随着红叶可观赏性的提升和“水陆空铁”立体交通网络的完善,巫山旅游吸引力显著增强。以举办八届的“三峡100越野赛”为例,参赛人数从2016年的800人增至2025年的3500人,已成为重庆历史最悠久、届次最多、三峡库区最具代表性的体育赛事IP之一,推动巫山进入户外运动与深度体验旅游市场。

从最初的“看红叶”到如今的“在红叶里跑步、吃饭、住民宿、看演出、露营、夜游”,精品赛事、文旅演艺、消费场景、节庆体验的持续丰富,推动巫山实现从过境游向目的地游、山水观光游向休闲度假游、景区景点游向城乡全域旅游转型升级。

数据显示,2007年至2024年,巫山持续举办红叶节,每届平均开展10余项文旅活动,带动旅游业快速发展。红叶节接待游客从首届8.6万人次跃升至2024年347.94万人次,累计接待游客超40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逾100亿元,带动10余万群众增收。红叶节荣登“重庆十大影响力节庆品牌”榜首,并获评“全国十大地方节庆品牌”。

(中国日报重庆记者站 记者:谭英姿)

【责任编辑:陈秋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