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青年科技创新“揭榜挂帅”擂台赛 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主擂台赛在渝圆满落幕

2025年中国青年科技创新“揭榜挂帅”擂台赛 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主擂台赛在渝圆满落幕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0-29 19:5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10月28日,2025年度中国青年科技创新“揭榜挂帅”擂台赛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主擂台赛颁奖仪式,在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科学会堂举行。

(供图)

这场汇聚全国青年智慧与创新活力的科技盛会,通过“企业出题、青年破题”的创新模式,成功搭建起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关键技术攻坚的“练兵场”,更成为青年人才与产业需求深度对接的“连心桥”。

赛事受到全国高校、青年科技工作者及产业界的广泛关注,吸引了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重庆大学等378所高校的1200余支青年科技团队踊跃报名。现场为23支摘得“擂主”桂冠的团队、77名特等奖团队,颁发了荣誉证书和奖金,公布了一、二、三等奖及优胜奖得主,1000余名青年科技人才见证了这份荣光。赛事奖金总额超500万元,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颁奖仪式在大赛回顾视频中拉开序幕,视频将全场观众的思绪带回了自5月启动以来,尤其是过去三天紧张激烈的评审时光。屏幕上闪过的是团队挑灯夜战的执着、是专家严谨评审的专注、是思想碰撞迸发的火花,充分展现了新一代信息技术青年才俊的创新活力与担当。

(供图)

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作为此次赛事的承办地,将以此次高水平、高规格的赛事作为展示窗口,吸引更多全国青年科技人才扎根重庆,留在科学城建功新时代。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张炎在致辞中表示,“对于本次赛事中涌现的优秀项目,我们将提供全链条的服务保障。为青年科技人才搭建创新创业的广阔舞台,让创新成果在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这片沃土上开花结果。”

共青团重庆市委书记龙东阁则亮出成果转化蓝图,重庆共青团将持续深化“青春建功·创新攀登计划”,构建“三全”竞赛成果转化体系,让赛事成果对接全市“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与“416”科创布局,为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贡献青春力量。

“看到同学们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锐气直面工程试验中的真实难题,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前沿的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展现了一场精彩纷呈、成果斐然的创新盛宴,我深感欣慰和自豪。”发榜单位代表、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副部长邓红俊感慨道。

(供图)

“我觉得比赛的结果可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还是探索未知的过程。希望明年的参赛选手都不要忘记对世界的好奇心,希望在以后的道路上大家一起加油。”“擂主”获奖团队之一的北京大学博士生霍子璇说。

时光回溯至10月27日,在科学谷终审现场虽处处透着紧张,却始终被一股炽热的创新热情包裹。

经过前期严格的初审,从全国378所高校1200余支报名团队中遴选出的500余支优秀团队、逾1600名学生及青年科技人才齐聚一堂,向最终的荣誉发起冲击。

(供图)

本次赛事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难题,精准发布了涵盖电子通信、量子计算、集成电路、物联网、芯片设计、空天互联等前沿方向的21个榜题,真正形成了“企业出题、青年破题”的创新闭环。

来自粤港澳大湾区国盛中心团队的邹风院和小伙伴们,此次的参赛项目是“CAE 通用求解器”。“这个项目属于工业软件开源,目前能够压缩气象类网络数据,可以方便后续对数据的处理和使用。我们希望通过这个比赛,为国家该领域献计献策。”邹风院在路演之后说。

各参赛团队通过实物展示、系统演示、答辩陈述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呈现其技术解决方案的创新思路与实现路径。评委们则从技术突破、应用价值、团队能力等多维度进行综合考评,问询深入,交流热烈。

赛事举办期间,组委会同步举办了产业发展“一对一”交流、科学谷开放日等一系列特色配套活动。这些活动不仅为参赛青年、学界专家与产业界代表搭建了深入交流与合作对接的平台,还让青年学子在实地感知中开阔了视野、提升了能力,有效推动了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促进了科技成果与产业需求的有效衔接。

本次赛事既契合国家战略,又推动大学城与科学城 “两城融合”,助力青年人才把握区域发展脉搏。依托大学城14所高校、20万师生的环大学城生态圈,赛事为产业提供智力支撑,而科学城的产业资源也为青年创新提供“试验场”,其中“大赛进园区”的做法有效破解了科研与市场脱节难题,加速知识向生产力转化,推动创新种子在产业土壤生根。

赛事评审、颁奖全程在科学城举行,以“赛事搭台、园企唱戏”激活生态效能,千余名人员集聚直接带动科学谷周边酒店预订率及餐饮消费提升,形成科创引流、赋能消费的联动效应,目前已有多个优秀项目与科学城达成合作初步意向,彰显转化质效。

据介绍,科学城高新区通过“四侧”协同推动“四链”融合,构建科技成果转化新范式,以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模式解决“人才留不下、技术转不出”问题。同时,推出落地“大礼包”,从政策、资金、培育服务三方面提供支持,并打造 “一站式、专业化、全链条”人才服务体系,以赛事为媒推动青年创新成果落地,为重庆智造及国家培育新质生产力注入青春动能。

本届大赛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国学联共同主办,共青团重庆市委、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管委会承办。

(中国日报重庆记者站 谭英姿)

【责任编辑:陈秋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