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河游轮添“绿色+文化”新形态 长江首艘光伏发电豪华游轮“美维凯璇”重庆首航

内河游轮添“绿色+文化”新形态 长江首艘光伏发电豪华游轮“美维凯璇”重庆首航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9-29 21:2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9月28日晚,长江航运与游轮旅游领域迎来里程碑时刻——长江首艘光伏发电豪华游轮“美维凯璇”在重庆朝天门码头首航。这艘由重庆本土企业联合建造的万吨级巨轮,通过“光伏+油电混合”的绿色动力革新长江航运减碳模式,同时打造“江上院子”文化空间,为长江游轮旅游高质量发展注入“科技+文化”双引擎。

(供图)

光伏动力落地长江 游轮首次实现“太阳能供电”

当天首航现场,“美维凯璇”顶层甲板铺设着大面积光伏板。据该游轮技术团队介绍,这套300KW太阳能光伏系统为长江游轮领域首次应用,可直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配合油电混合动力与双机双桨电力推进系统,航行时能减少燃油消耗与尾气排放,同时降低航行噪音。

宋应东 摄

“传统长江游轮依赖柴油发电机组供能,靠岸后还得长时间接入岸电保障用电。”拥有30余年长江及远洋航运经验的“美维凯旋”建船总工程师易永红说。如今这艘游轮通过直流主网配电技术实现光伏和锂电池组电力并网,整套系统操作安全又可靠。

易永红介绍,若全天光照充足,船上1500平方米光伏板所产生的近300KW电能能持续供电,即使游轮本身配有4台燃油发电机,此时仅需1台运行加上锂电池组自动投入并网供电,也能稳定满足游轮的推进及所有日常用电需求。“这不仅让航行噪音大幅降低,更关键的是实现了显著节能——一天大约能节省600公斤柴油,为长江游轮低碳运营作出贡献。”

公开信息显示,“美维凯璇”由重庆市东江实业有限公司与重庆川东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建造,2023年开工,总投资约2亿元,船长149.99米、宽21.8米,设7层载客甲板。建造过程中,该船采用分段预组装与毫米级精度定位技术,同时应用斜架下水工艺,据介绍,斜架下水方式更安全,船体受损风险几乎为零。

重庆素有“中国船舶工业的摇篮”之称,而“涪陵制造”便是这一美誉的有力见证。据了解,总部位于重庆市涪陵区的重庆川东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是长江上游和西南地区规模领先的现代化造船企业,其技术与生能在区域内极具代表性。如今,其以技术创新为核心,推动中国船舶工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为长江内河游轮旅游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绿色动能。

(供图)

游轮内建“川西庭院” 文旅融合成新探索

“美维凯璇”五楼阳光中厅的设计与传统游轮形成差异:青砖白墙、竹影灰瓦、木雕窗棂等川西民居元素排布其中,构成名为“江上院子”的封闭空间。

“‘江上院子’是当前川渝地区比较有代表性的民间建筑文化符号,设计初衷是为了让游客在航行中沉浸式接触巴蜀文化。”重庆市东江实业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周琢介绍,该空间以川西庭院为原型,融入三峡景观元素。在游轮首航期间,同步推出茶艺体验、蜀绣展示、川剧变脸等特色活动,同时设置推拿按摩、中医针灸、太极拳体验以及鼻烟壶内画等互动项目。

“上次来中国还是31年前,这次‘美维凯璇’首航,也是我们人生第一次坐游轮旅游。”在“美维凯璇”二楼餐厅,54岁的意大利籍游客斯蒂芬妮·哈基(Stephanie Haake)感慨道。这个假期,她与55岁的丈夫罗兰·哈基(Roland Haake)及两个儿子,正乘这艘游轮开启中国“重逢之旅”。

“社交媒体上重庆的视频太震撼了!除了这座超大城市的绝美天际线,我们还一直盼着亲眼看看三峡大坝这个世界级水利工程。”Roland Haake表示,他们夫妻俩过去旅行总偏爱火车自由行,这次特意换了出游方式,既能体验这艘富含地域文化元素的舒适游轮,又能轻松逛遍三峡沿途风光,一举两得。

邓蕊 摄

首航背后:长江游轮行业的三重变化

据介绍,“美维凯璇”的投入运营,为长江游轮行业带来多方面新变化。

在绿色转型层面,其“光伏+油电混合”模式为现有游轮改造与新船建造提供了可参考的动力方案,相关技术参数已被纳入部分船舶设计企业的研究案例,助力“电化长江”战略推进。

游客体验方面,该游轮除配备236间标准阳台房、22套行政套房及2套高端套房外,首次在长江游轮上设置五楼至六楼电动扶梯。

在船舶制造领域,“美维凯璇”的建造过程采用厂房内作业替代传统露天施工,并落实三级检验制度,相关工艺标准已被重庆部分船舶制造企业借鉴。据重庆船舶工业协会相关人士介绍,该船的建造与首航,也体现出“涪陵制造”在高端船舶领域的技术突破,为本地船舶工业向绿色化、智能化转型提供了实践经验。

周琢介绍,“美维凯璇”完成首航后,将正式投入重庆往返宜昌的常规干线航线运营,每周固定发班。此外,针对特殊航次需求,该游轮还将开行重庆往返上海的航线,全程往返航行时长约21天。

(中国日报重庆记者站 谭英姿)

【责任编辑:陈秋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