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邮政快递行业技能大赛成功举办 118名选手展专业风采

重庆邮政快递行业技能大赛成功举办 118名选手展专业风采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9-28 14:5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9月26日,“巴渝工匠”杯重庆市第三届邮政快递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在重庆市大渡口区成功举办。本次竞赛由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重庆市邮政管理局主办,重庆市大渡口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重庆市大渡口区教育委员会、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重庆市商务学校、重庆市嘉禾职业培训学校、重庆市快递协会、重庆市无人机产业协会共同承办。重庆市邮政管理局、市人力社保局等相关市级部门领导,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就业服务中心、重庆市忠县就业和人才中心,以及大渡口区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开幕式,共同见证川渝两地在邮政快递行业技能人才培养领域的协同实践。

供图

设三大项目 百余快递员同台竞技

本次竞赛自启动以来,受到全市邮政、快递企业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活动当天,吸引来自邮政集团、顺丰速运、京东物流、中通快递、极兔物流、圆通快递、申通快递、韵达快递、德邦物流9个品牌52家企业的118名一线从业人员参与,展现行业技能人才的风采。

本次竞赛共设置了快递员、快件处理员、安检员(邮件快件)三个项目,既考理论知识,又比技能操作,三个项目几乎涵盖了快件从收寄到投递的全过程。其中,安检员(邮件快件)比赛为今年首次设立。

“竞赛内容紧贴实战、服务民生,项目设计全面覆盖日常作业场景,快递员赛项涵盖多物品收寄、智能派送路线规划与末端交付,快件处理员侧重进港、出港及问题件处理,新增的安检员项目,重点考核违禁品识别、X光机图像判读与应急处理流程,全面强化行业安全水平。”大赛裁判长、重庆市邮政管理局人事处处长谭兵介绍,项目设计既体现基础业务操作,又通过增强线路优化、安全检测等环节的难度,系统检验参赛选手的综合素养与专业化水平。

比赛现场,选手们在各个环节展现出扎实的专业功底。快递员项目中,选手需在有限时间内完成最优派送路线规划。“比赛内容与我们日常工作高度一致,关键是要在最快的时间内设计出最短的路线,让顾客以最快速度收到自己的包裹。”参赛选手廖明星边操作边介绍。

供图

“破损、油污、重量不符、路由不符等异常情况都要进行拆解。”在快件处理区,选手刘钰正熟练进行异常总包的拆解,“这些异常邮件背后关联着客户的切身利益,哪怕是一个小小的疏忽,都可能给客户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所以必须做到严谨。”

供图

“赛展演”融合 获奖选手可获职业技能证书

除了竞赛比拼,本次大赛以“赛展演”融合,彰显行业现代化成果。现场设立了企业技术与装备展区,各品牌企业及科技厂商集中呈现无人配送车、绿色环保包装、无人机运输等先进技术应用场景,生动展现行业智能化、绿色化、安全化的发展方向,让公众直观感受重庆邮政快递业与现代物流、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

供图

经过激烈角逐,来自顺丰速运重庆有限公司的郭俊豪获得快递员项目一等奖,来自重庆沃兹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的吴浩然获得快件处理员项目一等奖,来自顺丰速运重庆有限公司的王璐获得安检员(邮件快件)项目一等奖,同时,根据参赛企业的组织工作、获奖情况及实际贡献,评选出了突出贡献奖3个。此外,排名前六名的选手还将获得技师(二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并优先推荐参与重庆市高技能人才评选。

供图

促发展 让竞赛为产业注入更多活力

数据显示,2024年重庆市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同比增长达26.9%,其中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长达31.7%,支撑全市实现网络零售额超2100亿元。

供图

“如今,快递行业蓬勃发展,快递从业人员的数量呈逐年递增态势,与此同时,消费者对快递行业服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赛后,谭兵表示,如今,消费者不仅在配送时效方面有着更高的期待,在收件与派件的质量上也提出了更为细致、严格的要求。为此,期望借助竞赛这一平台,结合日常培训、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等多元化举措,全方位提升快递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让从业人员在参与竞赛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精进技能,进而推动整个行业服务质量的整体跃升。

供图

重庆市大渡口区人力社保局党组成员、就业和人才中心主任秦一表示,希望通过以赛促技,以赛促产等方式,为邮政快递产业注入提升技能、促进创新、深化融合的活力,并为区域经济发展带来品牌提升、人才聚集和产教协同等多重红利,更好发挥人才队伍对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和促进作用。(中国日报重庆记者站 谭英姿|梁珏)

供图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