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重庆赛区暨第十一届重庆“高新杯”众创大赛决赛圆满落幕

第十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重庆赛区暨第十一届重庆“高新杯”众创大赛决赛圆满落幕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8-22 19:5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8月21日,由重庆市科学技术局、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管委会联合主办的第十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重庆赛区暨第十一届重庆“高新杯”众创大赛决赛及颁奖活动在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科学谷·数智科创园圆满落幕。

据介绍,自赛事启动以来,近300个项目经初赛、复赛、尽职调查层层筛选,最终有30个优秀项目晋级决赛。最终,中科极美生物等10家初创组企业,以及金沙矿业、西部智车等20家成长组企业获奖,共享51万元奖金。​

(供图)

作为科技成果转化“加速器”与新质生产力培育“孵化器”,本届大赛亮点凸显:首落产业园区,联动高校院所深度参与,邀科创经纪人全程“陪跑”,联合行业协会、创投机构等长效赋能,切实搭建起“政、产、学、研、用、金、服、园”多向对接交流平台,以赛事加速成果转化与市场化,为重庆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创新动能。

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是国内历史最久、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双创赛事之一。重庆赛区历经十一届沉淀,首次落地西部科学城引领创新发展的重要载体——科学谷,吸引145 家优质企业、300余名双创人才齐聚,以硬核成果碰撞创新火花。

赛事既为园区精准导入产业主体与人才资源,激活创新基因,又借力园区载体优势,构建起“政”“产”“园” 联动的闭环生态。通过联动辖区院所深度参与,开放场景展示窗口,让技术需求与产业资源高效对接,加速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这种“赛事搭台、园企唱戏”的模式,不仅实现了创新要素与产业土壤的精准耦合,更推动政企园三方形成“双向赋能、协同共赢”的良性循环,为区域产业升级注入持久动力。

本届大赛紧扣“以赛促研、以研促创”核心,依托科学城高新区坐拥14所高校、20万余名师生的智力富矿,深化与重庆大学、重庆科技大学、北京大学重庆大数据研究院等30余家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协同,广泛动员优质项目参赛。

(供图)

赛事过程中,涌现出“金沙矿业 —— 矿用安全低碳防火抑爆材料研发及工程化应用”“北太振寰 —— 北太天元/真元科学计算与系统仿真软件”“智韵云 —— 供应链协同赋能的多维传感智能风控减损工具”等一批由高校院所孵化的优质项目。这些项目不仅是校地合作的鲜活成果,更是大赛搭建高速成果转化通道的显著呈现,让大学城的“智源”与科学城的“产业能”实现精准对接,让实验室里的创新构想快速转化为生产力。这种“赛事搭桥、智产融合”的模式,既强化了“产+学+研”的深度联动,更加速了创新要素在“两城”间的高效流动,为“两城融合”注入了强劲的内生动力。

(供图)

启动之初,大赛携手多个行业组织及专业孵化平台,精准面向科技创新企业进行宣介,不断扩大赛事影响力,营造出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

作为专业科创服务团队,10余名“科创经纪人”被特邀参与其中,通过精准捕捉企业需求,深入挖掘本土科创资源,助推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创新发展。

此外,大赛还联动了赛伯乐投资等26家知名投资机构及产业平台专家,搭建起“产”“金”“用”三方联动桥梁,为项目高质量发展持续赋能。

“希望这里不仅是种子孵化的起始点,更能成为培育、孵化独角兽企业成长的沃土。”大赛评委之一,重庆社会科学院三级教授、研究员方令表示,十一年间,大赛从摸索期逐渐走向成熟,已经成为重庆乃至中国西部创新创业的品牌和系统性展示创新的窗口。(中国日报重庆记者站 谭英姿)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