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2025年职业教育活动周首期全国“职业教育大讲堂”在重庆启动。清华大学原副校长谢维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昌祥等专家及企业代表作专题报告,来自全国职业教育领域的千余名代表参会。
本次活动由教育部主办,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重庆市教育委员会承办,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协办。
首期全国“职业教育大讲堂”现场。唐宇 摄
谢维和以“论职业教育的三重价值”为题,系统阐述职业教育对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和个体成长的意义。他指出,职业教育不仅是保障民生的重要途径,更是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推动个性化发展的关键支撑。他提出优化职业院校宣传机制、拓展学生发展空间、完善职业定位指导等改革建议,强调职业教育需进一步凸显服务国家战略的使命担当。
沈昌祥围绕“人工智能数据安全与网络安全人才培养”主题,强调安全可信技术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基石。他介绍我国自主研发的可信计算技术3.0体系的应用前景,剖析网络安全人才需求缺口,呼吁职业教育加强学科建设与课程创新,构建覆盖基础知识、核心技能、实践能力的培养体系,为数字中国建设输送高素质网络安全人才。
李宏伟聚焦“新型工业化与高技能人才需求”,解读产业升级背景下集成电路、商业航天等领域的技能人才新要求。他建议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通过优化能力结构、强化复合技能培养、推广数字化培训等手段,打造适应新型工业化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刘源作为重庆长安汽车首席技能大师,以“匠心逐梦,淬炼成峰”为主线,结合个人从技工到专家的成长经历,强调工匠精神培育的重要性,勉励青年学子以奋斗成就技能报国理想。
活动期间举行《职业教育活动周十周年征文集》赠书仪式。该文集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收录院士、大国工匠、教育管理者及职业院校师生的实践案例与深度思考,全景式展现我国职业教育十年发展历程。参会代表认为,四位专家的报告兼具理论高度与实践价值,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视角。
据介绍,教育部将在活动周期间举办三期“职业教育大讲堂”,同时邀请院士、行业领军人物、技能大师等深入探讨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等核心议题,助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迈上新台阶。(中国日报重庆记者站 谭英姿|唐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