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由重庆大学、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联合主办的“国土空间规划实践”杯重庆市大学生建造科普大赛暨第12届重庆大学建造季在磁器口后街举行。来自重庆大学、重庆交通大学、重庆工商大学等9所院校、27支代表队和300余名师生参加此次活动。
4月26日,第12届重庆大学建造季活动现场。贺一凡 摄
重庆大学“建造季”始于2013年,是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结合“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中“空间、材料与建造”教学环节而举办的创新性实践活动。本届建造季鼓励学生们结合国家“城市更新”与“乡村振兴”的发展导向拟定主题,以城乡微空间更新为切入点,探索兼具文化内涵与实用功能的建筑小品创新方案。活动着力推动非遗活态传承与创新转化,鼓励参赛者将传统技艺与现代设计理念融合,通过创意设计展现非遗文化魅力,为城乡人居环境提升注入文化活力。
4月26日,第12届重庆大学建造季活动现场。贺一凡 摄
本次活动分为五个搭建区域,随形就势分布在磁器口后街。截至26日下午5点,经过8小时紧张的搭建工作,各组已顺利完成1:1实体模型建造,活动进入评委打分环节。
现场每个建造团队围绕主题、结构、构思等对模型建构作品进行逐一介绍,并简要阐述团队从方案设计到建造实施的整个过程。评委打分结束后,决出本届建造季的获奖作品。
4月26日,第12届重庆大学建造季活动现场。贺一凡 摄
此次活动依托重庆大学建筑科普教育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通过设计建造与实践探索,为学生打造融合科普性、互动性、探索性的建构体验,并将非遗文化融入空间建造,提升作品文化内涵。活动成果将面向公众展示,既促进学校教育与社会公众的交流,又实现科普教育、社会服务和实践教学的多重价值。(中国日报重庆记者站 谭英姿|贺一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