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重庆”的风,席卷东南亚!大马印尼来渝游客暴增1000%

“我在重庆”的风,席卷东南亚!大马印尼来渝游客暴增1000%

来源:上游新闻 2025-04-17 14:0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我在重庆”的风席卷东南亚!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泰国等东盟国家已经成为了重庆的重要客源地。

上游新闻4月17日了解到,数据显示,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游客来重庆游玩同比增长超10倍,新加坡游客来渝游玩同比增长超6倍,泰国游客来重庆游玩同比增长约3倍,老挝、越南游客等也同比增长约3倍!

有意思的是,除了早已声名远播的火锅小面等重庆美食,打卡赛博朋克、8D魔幻之城的网红景点,如今,巴渝和美乡村、朝天门“扫货”、数字化工厂、红色经典舞剧、动物园看熊猫……也纳入了东南亚游客的“出行清单”,成了他们的“心头好”!

东南亚游客品尝重庆火锅。图源:重庆忻宸文旅(集团)

新加坡游客去朝天门“扫货”

“以前我都是在脸书(Facebook)上看洪崖洞,看李子坝轨道列车穿楼。这次它们就在我面前了,真的很震撼,让我想起了那句话:百闻不如一见!”

4月16日下午,来自马来西亚沙巴州的蔡文贵跟上游新闻记者回忆起最近几天的山城之旅时,兴奋之情写在脸上。这个年近七旬的老人,不止一次竖起双手的大拇指。

在此前3天的行程里,蔡文贵所在的这个马来西亚旅行团已经先后走进彭水、武隆,领略了阿依河的幽深秀美,感受了天生三桥的雄奇险绝。每到一处,他们手里的手机、相机的快门声就没有停过。

“明天我们还要去重庆动物园看大熊猫,很期待……”说到激动之处,蔡文贵同行的朋友王庆安也凑到镜头前说道。

境外旅行团正在李子坝观景平台打卡轨道列车穿楼。

过去一周里,上游新闻记者在重庆遇见四个东南亚旅游团:从越南到新加坡,再到柬埔寨、马来西亚……“我在重庆”的风,正在席卷东南亚。

来自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的数据显示,去年重庆接待入境游客127万人次,同比增长183.6%。2025年春节期间,入境旅客近1.7万人次,同比增长69%。其中,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已经成为了重庆的重要客源地。

携程海外平台数据也显示,2024年3月至11月,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游客来渝游玩同比增长超10倍,新加坡游客同比增长超6倍,泰国游客同比增长约3倍,老挝、越南游客等也同比增长约3倍。

最有意思的是,在东南亚游客面前,重庆的“圈粉”已经远不止火锅、小面等美食名片,也不限于早已声名远播的赛博朋克魔幻之城,和美乡村、购物体验等都逐渐登上C位。

“中国品牌的彩妆,朝天门市场的童装……都在他们‘购物清单’里,我接待的新加坡团里,几位女士都去朝天门‘扫货’带走不少。”一位重庆地接导游这样跟上游新闻记者说道。

重庆的震撼是“独一份”的

“来了,来了!”伴随着观景平台上又一次响起惊呼声,花样繁多的各种Pose开始在人群里出现:有的张大了嘴作吞咽状,有的手做出C字形想要“拿捏”住正在驶来的轨道列车……

4月15日上午,上游新闻记者在轨道交通2号线李子坝站见到柬埔寨游客Raxi时,他也是人群中不断按动手机快门的一员。“真有那么多房子都是修在山上的?”Raxi说,自己在TikTok(抖音国际版)、脸书上看到有关重庆的小视频,就对这座山城充满了好奇。

真的“落地”重庆后,Raxi更是收获了一个接一个的惊喜。“洪崖洞、两江夜景、轨道列车穿楼……每一个地方我都觉得太棒了!”

一直陪在他们身边、同样也是第一次来重庆的柬埔寨导游蔡天祥也有同感。

今年41岁的蔡天祥此前带团已经去过中国不少城市。“北京、上海,还有四川成都。”蔡天祥说,但带给自己如此震撼感觉的城市,重庆还是独一份。两江环绕的气势,加上那么多建筑在山上带来的层次感,“给人的印象太深刻了。”

人流如织的磁器口古镇。

Raxi和蔡天祥并非孤例。一直陪在他们身边、重庆星锐国际旅行社的地接导游傅希告诉记者,“如果从今年春节后算起,我接了差不多10个团,全都来自东南亚。”

巴渝乡村“圈粉”越南柬埔寨游客

打开重庆之美的方式,当然不止行走8D魔幻山城、“阅读”大山大水这一种。

上个周末,北碚金刀峡镇迎来了今年的第三批越南入境游团队。体验感十足的巴渝乡村风情游同样让这些境外来宾惊艳。在偏岩古镇,越南游客们的取景框里更多留下的是巴渝古建筑独特的美;精美的竹编、酥脆的米花糖等“土货”,一样“圈粉”无数。

越南游客走进“中国最美休闲乡村”柳荫镇东升村。 图/重庆市文旅委

4月的重庆,油菜花地里依然是一片繁茂。金黄油菜花、粉嫩桃花的花田里早已备好火锅,越南的客人们一边包抄手,一边烧水下锅,新奇感挂在了每个人的脸上。

“我确实没想到在重庆还能这么玩。”和这个越南团队同行的领队名叫阮氏东诗。今年30岁的她因为一早就对中国文化情有独钟,所以在大学时就选择了学习中文。

“这是我第一次来重庆。”阮氏东诗说,这里酒店、景点等硬件设施的现代化自不用说,“重庆交通的复杂,像李子坝轨道列车穿楼这样的地形奇观,太令人惊叹了。”与此同时,阮氏东诗还特别提到,自己和团里的游客都觉得,能在行程中深入到金刀峡镇体验到那么多极富当地特色的乡村游项目,同样令人难忘。“我们每一个人都拍了很多照片。”

“这样专门面向境外游客的特色乡村游产品今后还会有更多。”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重庆之美除了都市繁华,还有乡村风情。比如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评选启动以来,重庆已有78个村成功入选,世界旅游联盟联合中国国际扶贫中心等自2021年起发布《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案例》,重庆案例连续四次入选优秀典型案例,累计已达7个。

这些在当下都成了重庆“圈粉”境外游客的重要标签。接下来,还有来自越南、柬埔寨等多个东南亚游客将走进北碚、南川等区县深度体验“春天里的重庆”。重庆市文旅委也将积极引导有关区县、景区和旅行社深入合作,持续推出“春夏秋冬”“传统节日”等主题入境旅游产品,打造多层次、差异化的旅游产品体系,积极打造入境旅游首站。

多元重庆总有游客的“心头好”

在重庆星锐国际旅行社的总经理朋恒聪印象中,重庆入境游自2023年初就开始升温了,近年来东南亚游客更是增长明显。

中国面向境外游客推出一系列便利化政策举措,重庆专门针对入境游游客的细致补贴的落实到位等,都对入境游的火爆带来积极影响。“直航航班明显多了,有些景区甚至一个人都能享受团队优惠……”朋恒聪说道。

但这也对旅行社推出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向不同国家和地区游客的偏好,做好有针对性的产品设计就成了关键。

越南游客在金刀峡的油菜花田里吃火锅。 图/北碚区金刀峡镇景区服务中心

“以重庆最多的东南亚游客为例,不同国家的游客对重庆多元的美,偏好也不同。”朋恒聪说,“像越南、柬埔寨的客人,就更喜欢4-5天的短线行程,以到网红景点拍照打卡,体验一些参与度很高的新奇特项目为主。“比如,我们联合金刀峡镇政府推出的在油菜花地里吃‘花田火锅’、包抄手这样的体验感很强的项目,越南游客就非常喜欢。”

众所周知,印尼华人多。“他们更喜欢在8-9天较长的行程中,去感受重庆自然风光的壮美。比如去到渝东南,船游乌江画廊,体验少数民族风情等,他们都很喜欢。”她还特别提到,红色经典舞台剧《重庆·1949》在印尼游客中人气也很高。“首先,他可以从中看到归属感;与此同时,《重庆·1949》的360度旋转舞台也是他们很少见到的。”

中外游客一起包抄手。 图/北碚区金刀峡镇景区服务中心

还有柬埔寨、老挝的游客,他们很想看到重庆先进的数字化一面。“比如就有游客明确提到想去参观在东南亚和非洲市场都很火爆的传音手机重庆工厂。”朋恒聪说,新加坡、马来西亚还有不少游客喜欢摄影主题游,“我们就专门开发了串联起多个适合摄影的打卡点的线路。”

境外游客需求的多元化,重庆祥隆国际旅行社导游徐佳琪也有亲身感受。“像我接待的一个新加坡团里,也有几位女士是自己看小红书去了朝天门‘扫货’,他们自己穿的、家里孩子的童装,都买了不少带走。”徐佳琪说,对比新加坡,明显在重庆买这些东西更有性价比。“还有中国品牌的彩妆,也很受东南亚游客的欢迎。”

朋恒聪说,引客入渝早就过了一个产品卖全年的阶段。“如今境外游客知道重庆大多都是通过小红书、TikTok、脸书等的社交平台,重庆文旅的推介就必须都有布局。”

”入境游”便利化让世界看到重庆

就在一系列国家政策利好陆续落实的同时,重庆市文化旅游委也会同全市多个有关单位围绕全面促进入境旅游提质增效,打出了主动出击的“组合拳”。主要涉及签证、通关、交通、支付、住宿等多项入境旅游服务的便利化。

以提升境外游客格外关心的支付服务便利化为例,2024年重庆市外卡POS机就增加部署了2550台,同时还增加设立外币兑换点95个。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委在“主动揽客”方面也积极作为,成功培育了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两大重点客源国。其中,重庆在与马来西亚的频繁互动中促成了重庆至槟城、古晋开通直航,至吉隆坡直航不断加密。

如今的磁器口古镇已经能见到越来越多的海外游客。

与此同时,重庆文旅主动推动中外联合推介的“抱团共赢”也取得了良好效果。2024年9月,由重庆市文化旅游委主办、马来西亚国家旅游局协办的“旅游让生活更美好”联合推介活动在长春成功举办,推出“长春—重庆—马来西亚”联程线路产品取得良好反响,这也将“互送游客”迭代升级为了“共同揽客”,为开展跨境旅游合作积累了经验。

重庆市文化旅游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重庆还将用好澜湄旅游城市合作联盟平台,探索打造“‘渝’见澜湄”跨境游品牌;加强与OTA(在线旅游服务平台)和大型涉旅商协会、企业合作,更大范围、更有力度促成市场合作;深入实施“你好!重庆”全球推广,常态化开展“向世界讲述重庆”系列活动,持续打造传播热点,不断提升重庆旅游知名度。

上游新闻记者 裘晋奕 郭欣欣 图片除署名外摄影 张锦旗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