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全国爱耳日:听力损失年轻化 重庆西南医院提出科学护耳建议

关注全国爱耳日:听力损失年轻化 重庆西南医院提出科学护耳建议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03-04 16:5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3月3日是第25个“全国爱耳日”,主题为“科技助听,共享美好生活”。当天上午,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耳鼻咽喉科在医院门诊部举行义诊,为市民解决听力问题。该院耳鼻咽喉科主任钟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听力损伤的高危人群并不仅仅是老年人群。长时间不当使用耳机,或是长期熬夜、精神紧张,都有可能导致听力受损,年轻人也不可掉以轻心。

听力损失呈现年轻化

“您的听力出现了一定的损失,请注意科学护耳,特别是少戴耳机,远离高噪音场所。”3日上午的义诊现场,钟诚对市民刘晓(化名)说。原来,18岁的刘晓特别喜欢戴耳机听音乐,且把声音开得很大,久而久之,就出现了耳鸣等现象,经过钟诚的诊断,发现他的听力已明显下降。

事实上,类似刘晓这样的年轻患者,在耳鼻咽喉科还有很多,钟诚告诉记者,从门诊接诊情况看,近年来重庆青少年听力下降较明显,平常来医院检查的青少年中,有三成以上人的耳朵处于疲劳状态,甚至患有听觉衰弱症。

那么,为什么听力损失会呈现年轻化趋势呢?在钟诚看来,影响青少年听力的,往往是一些当下流行的、不经意的日常坏习惯,例如经常戴耳机听歌、长时间打网游等。“目前,青少年噪音性听力损伤正呈上升趋势,而常戴耳机就是非常突出的一种噪音来源。”钟诚主任建议,听音乐开音响时,音量不要超过最大音量的60%,也不要连续听1小时以上,外界声音不超过60分贝。

此外,钟诚还提醒,降噪耳机同样需要谨慎佩戴。“降噪耳机一般分为主动降噪和被动降噪,被动降噪就是完全屏蔽外界所有声音,主动降噪则是用耳罩上的麦克风收集外界噪音,通过耳机里的降噪处理芯片分析处理,制造一种频谱和噪音的相位完全相反的声音,将噪音抵消。”钟诚说,由于减少了外部噪音,使用者在听正常音乐的时候就会相应地减小音量,但如果降噪耳机对时延控制不好,耳机产生的噪音没能实现反向消除,有可能会叠加在外界噪音上使噪音更加明显,从而增加听力进一步下降的可能,故佩戴降噪耳机也需注意时间。

关注噪音造成的听力损失

“除了要科学用耳之外,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需关注的另一个重点则是生活噪音,特别是家电噪音对耳部造成的伤害。”钟诚说,生活噪音是指包括使用各种播放器和耳机(如MP3、电脑、手机、收音机、复读机、音响、电视等)、儿童玩具(如电动玩具、声响玩具、娱乐设施等)、乐器(如打击乐器、萨克斯等)的娱乐场所(如KTV、酒吧、迪厅、游戏厅、影院等),以及体育赛事活动(如赛车、摩托艇、雪地摩托、射击、足球比赛、篮球比赛等)和庆祝活动(如集会、广场舞、鞭炮等)所产生的噪音。与其他噪音相比,此类噪音的损害特点是长期累积、渐进性加重,不仅严重损害人的听力,还会刺激心血管、消化、神经、内分泌等系统,造成血压升高、心率加快、消化不良、情绪低落、失眠等问题。

“在这些噪音中,家电噪音又很容易被忽视。”钟诚说,比如电脑机箱风扇、空调、冰箱等发出的噪音。可能很多人觉得,这些电器发出的噪音并不大,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数据显示,音量放大的电视机、收音机、录音机的声级可达60-70分贝;电风扇为42-70分贝;电冰箱为34-50分贝;洗衣机转动时马达声为60-70分贝,长时间处于此类环境下,很可能会对听力造成伤害,造成听力损失。

那么,我们要如何预防这些家庭和生活噪音呢?钟诚给出了以下建议,“首先在购买环节就可以货比三家,挑选工作噪声小的。同类设备通常功率低则噪声小,比如卧室用的空调就可以选功率低一点的,这样工作的时候噪声也小,不至于打扰睡眠。”钟诚说,带有风扇的设备,比如电脑、吸油烟机、电风扇、空调等,使用时间长了,就可能藏污纳垢使噪声增大,因此要进行定期清理。此外,很多家电本来正常工作的时候音量可以接受,但使用较长时间之后可能出现故障,导致噪声音量大增,冰箱和洗衣机尤为常见,这种情况下,市民得及时送修以降低噪声、避免损坏。

钟诚还建议,噪音性听力损失通常是缓慢的、进行性的,初期不易察觉,直至严重时,如经常听不清别人说话,或将电视机音量开得很大时才会引起注意,但此时听力损失已比较严重。故定期进行听力筛查,可早期发现听力损失。“对于听力自测,有一个小方法,就是市民在听一段优美的音乐时,乐感不如以前强烈,或者对歌词听得不太完整,一些高音部分的歌词听不到,就需到医院就诊。”钟诚说。(中国日报重庆记者站 谭英姿)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