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2024重庆两会丨重庆市人大专题记者会:畅谈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关注2024重庆两会丨重庆市人大专题记者会:畅谈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01-24 11:5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为了解重庆市推动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有关情况,1月22日下午,重庆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举行“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专题记者会,大会宣传组邀请了四位嘉宾进行现场解读并回答记者提问,他们分别是重庆市科技局党委书记、局长明炬,重庆市人大代表、永川区委书记张智奎,重庆市人大代表、重庆金凤实验室副主任徐辉,重庆市人大代表、重庆鑫景特种玻璃有限公司董事长白一波。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新闻处处长许辉主持专题记者会。

重庆市科技局党委书记、局长明炬:系统布局和重塑了科技创新体系

近年来,重庆市全面实施科技创新和人才强市首位战略,抓紧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战略机遇,迭代升级未来产业发展,系统布局和重塑了科技创新体系。

探索关键核心技术有组织攻关新模式,支持企业提升科技创新能力。重庆建立以产业重大技术需求为导向的新型攻关机制,布局实施人工智能、高端器件与芯片、先进制造、生物医药、核心软件5个重大科技专项和新材料、现代种业、生态环境等8个重点专项。2023年,重庆市启动的“5+8”重大专项共启动实施项目137项,布局关键技术311项、“卡脖子”关键技术60项,总投资达到39.8亿元,其中财政投入6.36亿元,带动社会投入33.44亿元。充分发挥科技型领军企业在创新需求、资金投入、研发组织、成果应用等方面的主导作用,其中,80%的技术需求来自于科技型领军企业,70%的市级财政资金投向了企业。去年,一批企业研发的高水平科技成果不断涌现,比如超级智能汽车平台SDA、全球首款18MW级全集成式中速海上风电机组试用、国内首个尼龙66全产业链制备技术、镁合金一体化超大压铸件等一批重大关键技术取得关键性突破。

优化科技创新生态,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去年,重庆建设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加速提升重庆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功能,金凤科创园已经启动入驻科技服务机构,启动建设重庆市技术转移研究院等一批高能级成果转移转化载体。常态化举办多场科技成果进区县等活动,出台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等新的举措和措施。“6+1”环大学创新生态圈竞相发展,重庆文理学院研发的抗癌新药PZ-1片等成果实现高价转化。去年新培育技术经纪人1133人,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了865.1亿元、增长37.2%。重庆市去年科技创新综合水平位居全国第8,保持西部第1,在国际《2023自然指数——科研城市》排名中列36位,首次进入全球前50名城市。

重庆市人大代表、永川区委书记张智奎:打造成渝地区具有影响力的创新高地

永川区始终将科技创新作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新成效。2023年,全区R&D同比增长27%,GDP增长8.1%,排名全市前列。

坚持科技创新首位战略,打造成渝地区具有影响力的创新高地。紧扣重庆“416”科技创新战略部署,加快构建永川科技创新“1356”工作体系,实施“663”行动计划,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坚持强主体、建平台、优生态“三管齐下”,去年,永川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科技型企业数量分别增长23.3%、41.6%,技术合同登记增长了8.4倍;累计建成市级以上创新平台132个;深化“产城职创”融合发展,高水平建设西部职教基地,每年培育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超过5万名,加大引才力度,去年,出台“永川人才新政22条”,新引进20余名行业顶尖专家人才、55名高层次人才助力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永川获评2023“中国年度最佳引才城市”,形成了以人才链激活创新链、服务产业链的良好局面。

坚持科技创新引领,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产业基地。

引领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发展以科技影视、自动驾驶、电子信息制造业等为重点的数字经济,开拓新领域新赛道的引领性技术,培育产业竞争新优势、点燃产业发展新引擎。比如,科技影视方面,过去后期视效制作等高附加值业务多流向美国、新西兰等国家。而今,引进并支持企业加强研发创新,自主研发专利打破技术封锁,开辟出颠覆传统数字内容生产流程的新赛道,实现工厂化生产影视剧,剧组拿着策划来、带着成片走;自动驾驶方面,携手百度、招商检测等,建成国内政策开放程度最高、开放道路规模最大、测试场景最丰富的自动驾驶测试基地,助力百度、白犀牛、九识等企业,实现创新成果转化和商业模式闭环,永川成为中国首个实现无人驾驶商业化运营城市,举办中国首届智能汽车应用场景挑战赛,创造“两个全国首次”,首次采用不封路的方式进行比赛,首次在已投用高速公路上进行比赛。

重庆市人大代表、重庆金凤实验室副主任徐辉:加快建设重庆实验室“新样板”

金凤实验室是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应运而生的,是西部(重庆)科学城的“头号工程”。市委、市政府对金凤实验室寄予厚望,提出努力打造开放型、枢纽型、平台型科技创新地,加快建设重庆实验室“新样板”、国家实验室“生力军”的总体定位。目前,金凤实验室作为第一家投入运行的重庆实验室,始终从全局谋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积极在全市纵深推进“416”科技创新战略布局和“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衔接联动中担当作为,通过坚持“三个导向”,以深耕“重大疾病的下一代诊断”服务全市打造生命健康科创高地,以催生精准诊断产业服务全市建设生命科学“新星”产业集群,切实勇担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任。

目前,金凤实验室发挥在病理学科的特色优势,融合检验、影像等关联学科,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促进生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跨界融合,构建重大疾病的病理“数据基座”,利用跨尺度、多模态技术重新定义疾病,适时推出重大疾病“金凤分型”,精准指导靶向治疗和预后评估,更好满足临床诊疗需求,让“金凤分型”逐步成为全球公认的疾病分型标准,以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开辟未来产业发展新赛道、创造精准诊断产业发展新蓝海。为此,实施大科学计划,集聚高层次人才,打造高能级平台。

今年,实验室将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首个“手持式在体病理成像系统”。建成GMP认证、专利申请、资质申报等全链条服务体系,专门成立成果转化中心开展服务,目前已实现单个团队的转化收益、股权融资双双突破1000万元。

重庆市人大代表、重庆鑫景特种玻璃有限公司董事长白一波:已成为国内特种玻璃研发生产优势企业

近年来,重庆鑫景特种玻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鑫景特玻”),在应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风险挑战的同时,践行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在以科技创新引领制造业转型升级方面深有体会。

经过近十年的顽强拼搏,鑫景特玻在特种玻璃行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实现了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现已成为国内特种玻璃研发生产优势企业,产品可广泛应用于电子显示盖板、航空与高速列车、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等领域。鑫景特玻已申请国内外专利350多项,其中,发明专利282项,生产工艺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鑫景特玻研发生产的高性能航空玻璃,打破了国外厂商对高性能基础材料的垄断,成为国产C919大飞机唯一的原片玻璃供应商,对国家有关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鑫景特玻研发生产的透明纳米微晶玻璃在华为旗舰机P50系列、Mate50系列、MateX系列、Mate60系列上规模商用,首次使国产手机在高端电子玻璃应用方面与美国品牌手机处在同一技术水平上,并且,在产品销售方面为客户创造了超预期的业绩。鑫景特玻是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多次获得工信部、重庆市、两江新区、民用飞机材料产业发展联盟和华为公司的表彰。2023年入选工信部第五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录。(中国日报重庆记者站 谭英姿)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