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实施,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不断深化,营商环境明显改善。2023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常委、民革重庆市委会副主委、中豪律师集团董事局主席袁小彬表示,重庆律师行业应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紧扣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目标任务,打造具有重庆辨识度的律师服务品牌,全力为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建设开好局、起好步提供高品质法律服务。
为此,他提出以下建议:
一要服务大局赋能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围绕全市大局和中心工作发挥专业优势,助力法治政府建设和社会矛盾多元化解促进平安稳定,不断彰显律师行业社会责任。
实施万律助企服务行动。深入开展“千所联千会”“黄桷树”“凤凰”“扬帆”等行动计划,为企业提供合规培训、风险评估、上市辅导、破产宣讲、跨境投资指导等定制化服务,深度融合数字经济等重庆重点产业提供法律服务研究与指导,扎实推动数字重庆建设。
深化成渝双城经济圈联动协同服务。与四川省律协共同签署推动川渝律师行业融合发展、打造西部法律服务产业聚集群等一系列框架协议,与成都市律协签署《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合作协议》,汇聚各方力量打造区域一体化法律服务共同体,携手为推动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赋能。
推进乡村振兴公益法律服务。深入开展律师“法治进村”服务活动,选派律师在江津先锋镇等5个镇定期驻村值班,出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经营权)流转合同参考文本》等指引,提供给试点村镇使用,共同打造法治乡村示范点。开展律所与村镇党支部“双百”结对服务,为村“两委”和村民提供法治宣传、纠纷调解等智力支持,为乡村企业进行“法治体检”,帮助企业有效防范化解风险。
二要持续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按照全市对标国际先进,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部署,深入贯彻落实《重庆市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实施方案》,积极营造“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的良好氛围,建设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
发挥实务专长促进良法善治。积极投身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建设,参与国家和地方立法,为各单位出台重大决策、处理重大事项提供专业性、建设性意见,促进法律制度完善,推动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水平持续提升,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群众法治获得感进一步增强。
助力重庆打造国际化法治营商高地。发挥重庆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在国家全方位开放和服务业创新发展的示范带动作用,充分利用第五巡回法庭、西南政法大学、重庆仲裁委员会、贸仲西南分会、海仲西南分会等优势资源,加大对律师、会计、审计等专业服务业的扶持,“筑巢引凤”吸引更多专业服务业人士聚集,大力建设上江上游法律服务中心、两江中央法务区与西部金融法律服务中心,着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推动打造内陆现代服务业发展先行区,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
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法治宣传行动。通过开展专题讲座、入企普法宣传等方式积极助力我市营商环境建设,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与相关部门协同联动开展世行营商环境评估指数体系宣传解读,积极为制定出台我市营商环境优化政策措施提供咨询建议,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三要深入打造西部法律服务高地。立足新发展阶段,紧扣西部法律服务高地建设目标任务,大力引导律所转型升级发展,不断提升法律服务能级。
提升内陆开放高地法律服务能级。联合市商务委等9个部门出台全面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加快发展涉外法律服务业行动方案,研究制定《推动重庆涉外法律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制定支持促进涉外法律服务发展的若干措施,积极推进律所聘请外籍律师担任外国法律顾问执业试点工作,帮助和支持律所培养发展涉外律师人才队伍,支持重庆律所设立境外分支机构、鼓励境外律所来渝设立代表机构、培育和引进涉外律师人才、建立完善涉外法律服务工作保障机制。积极推动渝港澳律所合伙联营落地,设立欧洲重庆中心法律服务基地,编写出版《涉外法律实务指引》,围绕“一带一路”、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提供高品质服务。
建设中西部国际商事争议解决中心。协助共建重庆国际商事一站式多元解纷中心,打造立足西部、面向全国、辐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多元化、一站式国际商事争议解决平台。对接“新加坡公约”发起设立重庆两江国际商事调解中心,与市高法院建立诉调对接多元解纷合作机制,与各级法院建立诉调对接合作机制,联手打造全链条民商事纠纷解决服务平台。
提升法律服务核心竞争力。加强合伙所发展模式调研指导,发布《合伙制律师事务所发展模式调研报告》,创新制定《合伙制律师事务所高质量发展建设指引》,总结提炼合伙所发展建设的优秀成果。实施“专业精品所”培育计划,优选30家中小律所深耕金融、知识产权、数字经济等领域,指导和支持打造专业服务品牌。实施“匠心传承计划”“青领计划”,提升青年律师专业化服务素质和能力,夯实可持续发展基础。(中国日报重庆记者站 谭英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