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代表团提交全团建议:增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创新

重庆代表团提交全团建议:增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创新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3-03-06 14:5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今年全国两会上,重庆代表团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提交增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创新能力的全团建议。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三年来,川渝两地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签订“1+6”科技创新合作协议。川渝两地商定协同创新重大事项清单和工作清单。成立川渝高校、高新区、产业园区、创新基地等联盟40余个。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共享科研仪器设备1.2万台(套)。获批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数学应用中心、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川藏铁路、生猪等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落户川渝。超瞬态实验装置、种质创制大科学中心、分布式雷达验证试验等9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加快建设。累计引进建设新型研发机构22个、科技创新基地137个。两江协同创新区引进建设开放式国际化研发机构50家,建成市级创新平台140余个,获批市级新型高端研发机构21家。成渝科技创新合作计划累计联合实施攻关核心技术项目115项,资金超过1亿元。共同编制《泸永江融合发展示范区总体方案》《遂潼川渝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先行区总体方案》等规划或方案13个。

“对照目标定位,仍存在一些困难。”代表们认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创新能力还存在战略科技力量、科技创新平台和人才资源缺乏,科技创新合作深度广度不够的短板。

对此,代表们建议:

支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布局战略科技力量。建议建设国家轻金属技术创新中心、国家页岩气技术创新中心、未来科创园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支持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临床医学中心、国家基础学科中心等创新资源优先在成渝地区布局。

支持成渝地区与国家联合实施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建议国家支持重庆围绕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重点领域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突破产业“卡脖子”技术。

支持高水平科研机构在成渝地区布局。建议国家引导大型国企、国内外知名高校、国家一流科研院所在成渝地区尤其是在重庆布局建设高水平研发机构。

支持成渝地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建议国家支持成渝地区完善技术要素市场服务体系,在成渝地区建设国家技术转移区域中心,支持成渝地区开展科技成果评价改革试点。支持成渝地区建设综合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支持领域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向重庆倾斜布局,促进区域间创新要素流动和创新链条融通。

支持成渝地区引进高水平创新人才。建议国家在高水平人才引进路径、资源、信息等方面对成渝地区给予支持,支持成渝地区吸引海外人才,开展人才政策先行先试,推进实施重大人才工程。

支持成渝地区开展科技创新国际合作。建议国家支持重庆创建“一带一路”国际技术转移中心,支持成渝地区高水平举办“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中国日报重庆记者站 谭英姿)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