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业发展的紧要关头,没想到‘知产’竟能变身‘资产’,我们发展的后劲更足了!”重庆两江新区企业重庆海润节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润节能)董事长郭金成欣喜地说。
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企业的发展痛点。重庆在两江新区相关政策的支持下,通过10项专利质押,海润节能在今年初顺利拿到了3600万元的银行贷款。郭金成说:“质押融资既能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又能解决公司资金周转难题,可谓一举两得。”
据悉,海润节能作为专注于室内空气环境与绿色可再生能源利用的国家重点“双高”“双软”企业、国家级节能服务公司、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凭借多年的经验积累了专业雄厚的技术能力,先后起草编制20多项国家及行业规范标准,获得200多项国家专利等自主知识产权。
海润节能加大科技研发,创新驱动发展。(企业供图)
“知识产权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只有让它动起来才能实现它的价值。”郭金成说,除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企业还通过专利技术的成果转化,把专利技术转化为产品推向市场,以及专利技术的转让、许可,促进专利资源价值最大化,推动企业发展壮大。
位于重庆两江新区的重庆海扶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扶医疗)也深谙此道,企业曾获得2.5亿元的融资,其中知识产权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助推了公司战略转型的进程,还给公司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海润节能、海扶医疗是重庆两江新区精准服务企业,打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通道的缩影。
“我们创新服务模式,与中国银行两江分行对接,探索建立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白名单’,优先向名单内企业提供知识产权融资渠道和支持。”两江新区知识产权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为破解企业融资难题,新区大力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行动,优化知识产权金融相关政策,引入国内知名知识产权评估机构,推动构建知识产权金融生态。
在重庆两江新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型企业已经通过该途径,盘活“专利资产”,让“知产”变成“资产”。2021年,重庆两江新区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达到20笔,超3亿元,同比增长近8倍,在全市处于“头雁”位置。(中国日报重庆记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