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名博士、15个科研平台,这家研究院发力工程科学前沿领域

12月26日,哈尔滨工业大学第六届国际青年学者神舟论坛重庆分论坛,以“线上+线下”方式在重庆两江协同创新区入驻高校院所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研究院(下称研究院)成功举办。

72名博士、15个科研平台,这家研究院发力工程科学前沿领域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1-12-31 17:1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12月26日,哈尔滨工业大学第六届国际青年学者神舟论坛重庆分论坛,以“线上+线下”方式在重庆两江协同创新区入驻高校院所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研究院(下称研究院)成功举办。

(供图)

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韩杰才线上出席活动,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研究院执行院长徐培刚、重庆市科技局科创中心发展处处长周艳等参加。

论坛上,程鹏博士、李腾飞博士、周国相博士和李旭博士作学术报告,乔梁教授、向全军教授、廖宇龙研究员、柳扶摇博士、Andreas Nienkötter及刘川博士作线上学术分享。

向全球科技人才发起“招募令”

致辞中,徐培刚宣布研究院首届高层次人才招募启动会正式启动,通过“国际青年学者神舟论坛”向全球科技人才发起“招募令”。

他表示,为培育打造战略科技力量,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助力重庆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研究院高度重视人才引进工作,加速汇聚高端科技人才及高层次创新人才,制定了“‘哈工大两江学者’计划实施办法”“‘两江卓越青年英才’引进工作实施方案”,形成了以集聚优秀青年人才为中心,兼顾顶尖人才招募和承担学校外派科研人员服务地方的人才政策模式。

据介绍,研究院目前已引进签约博士人才72人,科研团队“扩编”至134人,成功获批建设“重庆市引进类高端研发机构”、“重庆市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主持和承担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20余项。

活动中,毕业于重庆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周国相等三名博士与研究院现场签约,将分别供职于研究院下设氢能关键材料研究中心、先进陶瓷及智能制造研究中心、工业安全操作系统与无人装备研究中心。

(供图)

周国相表示,重庆两江协同创新区拥有一流的创新创业环境,有平台、有政策,有金融支撑,更有完善的上下游产业链,可以说,这里是一片正在加速开发的科研与创新的沃土。“很幸运能够加入氢能关键材料科研团队,期待在推动燃料电池关键核心材料国产化的过程中能够贡献自己的全部所学和经验。”

组建15个科研平台发力科学前沿

据了解,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研究院是由哈尔滨工业大学与重庆两江新区联合共建的综合性创新研究院。该院依托母校的优势科技创新资源,瞄准工程科学前沿及相关交叉学科发力攻坚,目前已围绕汽车与新能源、智能化装备、新材料、信息技术、环保应急五大领域组建了智慧储能技术研究中心、氢能关键材料研究中心、航空氢动力创新研究中心、精密装备与技术研究中心等15个科研平台。

其中,氢能关键材料研究中心由黑龙江省龙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何伟东领衔,团队已成功开发出可应用于氢燃料电池及电解水制氢领域的复合质子交换膜,相关成果获授权专利20项、申请专利12项。

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成果将会进一步突破国外技术封锁,推动燃料电池关键核心材料高端质子交换膜国产化,拓展燃料电池在国家重要领域的应用,推动电解水制氢在各个行业的应用。他说,“高端质子交换膜的市场价格高达1万元/平方米以上,项目成果拥有很好的市场前景及经济效益。”

另外,精密装备与技术研究中心已引进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的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学院卢礼华教授牵头的科研团队,中心围绕超精密加工装备及其制造技术、精密非标机电装备设计与研制、生物3D打印技术与装备等三个领域方向开展科研攻关,及推动相关创新项目引进落地孵化。(中国日报重庆记者站)

【责任编辑:黄河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