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上午,央视著名主持人敬一丹做客重庆图书馆,以《不想忘记 所以记录》为题向重庆市民们分享了她的职业经历和人生感悟。
6月6日,央视著名主持人敬一丹做客重庆图书馆,以《不想忘记 所以记录》为题向重庆市民们分享了她的职业经历和人生感悟。邓蕊 摄
在主题分享环节中,敬一丹提到自己在《我遇到你》一书的《草样年华》一章,记录下了一些曾在职业生涯中遇到过的“困境中的孩子”,比如留守儿童、乡村孤儿、被漠视的女童、大山里的孩子等。从前年起,她从中选出三组孩子并分别做了三期回访调查,其中一期《红粉笔》讲述了一个贯穿了18年的感人故事,于今年刚刚播出。
“人的记忆是自发的,但是记录是自觉的。”敬一丹在现场提问环节表示。“我觉得尤其是知识分子,最该做的一件事就是记录,如果没有一代一代人的记录,我们怎么会走到今天?我们付出的很多代价就是因为我们没有记性。”
她还表示,当下诵读活动在全国范围如火如荼地开展,通过这些活动能让大家有更好的自我表达能力,她希望更多人能参与其中,成为善于口语表达交流的人。
提到退休后的著书,敬一丹表示,近几年她更多地用文字在表达,也慢慢在习惯这种方式。“我觉得用笔来表达和在话筒前、镜头前表达是不一样的,它更有沉淀感和个人感。我在镜头前说的话都是公共话语,而在书里用文字写的内容更个人,一些个人的情感就找到了一种合适的表达方式。”她说。
当天参加讲座的杨赞说:“我是个80后,从小就是敬一丹老师的粉丝。她的《一丹话题》、《东方时空》和《焦点访谈》,是我小时候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再到我读大学的时候,给人以正能量传承的《感动中国》也是我十分喜爱的节目。”
“跟我非常有共鸣的《那年那信》(敬一丹著),把1700多封信做成一个记录,介质虽是最原始的书信,但传递的是丰富的感情寄托。这些寄托可以化成乡愁,可以化成学习的动力……我们需要忆苦思甜,以提醒自己拥有什么,不能忘记什么。”他说。
敬一丹,电视节目主持人。1988年进入中央电视台后,曾主持《焦点访谈》、《东方时空》、《感动中国》等节目,三次获得节目主持人金话筒奖。现任中国电视家协会主持人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电视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传媒大学客座教授。著有《声音》、《一丹话题》、《我遇到你》、《那年那信》、《床前明月光》等。
(中国日报重庆记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