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务女子检测组:“把脉问诊”动车车载设备

电务女子检测组:“把脉问诊”动车车载设备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0-07-08 19:1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在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公司成都电务维修段重庆北动车检测工区有这么一群女孩,常年穿梭在动车所内,认真应对春运、暑运、防洪等季节性重点工作,通过高标准的岗位实践,全力确保动车车载设备安全平稳运行。

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公司成都电务维修段重庆北动车检测工区的女子检测组,平均年龄只有27岁。

进入暑运以来,该工区异常忙碌,而工区平均年龄只有27岁的女子检测组就充分发挥“半边天”作用,对直接能控制机车的信号和速度的车载设备进行出库前的“把脉问诊”、精检细修,确保动车组安全运行。

列控车载设备是列车安全、高效地运行的“护航使者”,好比人的大脑,随时负责接收和处理大量的数字化信息,设备的良好运作相当于给开行列车安上了“千里眼”“顺风耳”。

不同于普铁列车,动车组列车两端都有司机室,配有CIR设备,每次检车因为通电作业限时,需要在30分钟内完成两端带电作业,包括50多个实验、测试以及设备清洁、整机检查等项目。每次检车可谓争分夺秒。

“最近是防洪暑运的关键时期,我们都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完成检测任务。”2012年进入铁路工作的李婷婷因工作经验丰富,被视为女子检测组的“带头人”。根据她介绍,连日来,重庆北动车所的接车任务每天都在20组左右,她们每天不断在车底和车上来回穿梭,对车载列控设备、CIR设备进行检测,发现设备故障后进行及时处置,并要根据列车运行的实际情况完成CIR设备数据升级,动车LKJ设备的整治、加装改造、数据换装等工作。“车载设备检测工作丝毫马虎不得,一丁点的数据差错都会对行车安全造成影响。”向来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李婷婷总是时刻不忘嘱咐自己的工友。

“车载设备检测工作具有很强的专业性,遇到紧急故障必须马上处置。”2015年入路的万杰是个在大家眼中是个沉着、干练的女孩。前几日,重庆地区降雨量剧增,在工区值班的万杰一颗心始终悬着,当动车调度打来电话告知机车上的MMI显示器黑屏、司机无法与车站值班员取得联系时,她马上汇报车间调度和工区工长,并指导司机用G网手机和对讲机与车载值班员进行联系,直到列车安全停在存车线上。万杰丝毫不敢耽误,穿着雨衣、带着检修工具和MMI显示器备品和工区同事赶至存车线,“手里的MMI显示器是电子器件,不能接触一滴水,如果发生短路现象问题会更加糟糕,一路上只能讲备品和工具包藏在雨衣里兜着”,上车后,她和工友立刻进行测试,业务熟练的她们很快确认了故障点,并立即对设备进行更换、核对数据参数、确认版本号、做完整实验等,确认设备恢复正常,她和工友才收拾好工具离开。“回到工区填写完故障处置台账才发现自己全身已经湿透了。”万杰回忆道:“但是当时在故障面前,一心只想着尽快恢复,不要影响列车的再次开行!”质朴的话语里满是担当。

93年出生的鄢琎尧留着一头帅性短发,而对工作却丝毫没有马虎。“我们的每天的任务就是在作业点内完成设备检测,不管是车头、机柜还是车底设备,无故障交付使用就是我们的目标。”

作为检测组里最小的彭杨坦言:“刚开始进入班组时还不敢独立作业,后来经过段、车间、班组的‘三级’业务培训,加上平时的实战经验,她完全能在检测机车时独挡一面。”

谈及工作,检测组里比较含蓄的袁萌她打开了“话匣子”:“车上车下标准作业,一天下来,两万多步的微信步数总是遥遥领先在‘朋友圈’,好像更利于身材管理。”腼腆的笑容中藏着一股坚韧。(中国日报重庆记者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