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匠人】李俭康:致力复兴罗纹编织技艺 重现夏布繁荣

每天长时间的织布,对视力和脊椎都伤害比较大,使得从事手工织布的年轻人越来越少,长此以往,夏布的独特编织技艺可能面临失传。 在李俭康看来,复原罗纹夏布不仅是为传承这项技艺,也是为了拓宽夏布的市场,尤其是进一步打开海外市场。

【山城匠人】李俭康:致力复兴罗纹编织技艺 重现夏布繁荣

来源:华龙网 2017-05-16 00:0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嘈杂的流水线生产厂房里,织工们有条不紊地工作着。 通讯员 包濛 摄

72岁的张少明正专注地排线。 通讯员 张国君 摄

  50岁的颜太建熟练得操作着手中的梭子。 通讯员 胡行 摄

华龙网5月16日14时13分讯(首席记者 佘振芳 通讯员 张国君)匠心需要坚守,更需要传承。重庆荣昌盘龙镇素有“中国夏布之乡”的美誉,成片的苎麻基地在农田屋后形成了一道别样的风景。几公里外的盘龙镇上,有许多传统手工纺织作坊和规模不大的工厂。身为夏布织造技艺市级代表性传人,海棠夏布厂技术总监李俭康正着手复原一种已经失传的织造工艺——罗纹夏布。

困境:工序复杂利润薄 从事的年轻人越来越少

“各乡遍地种麻,妇女勤绩成布,白细轻软较甚于葛。山陕直隶客商,每岁必来荣采买,远至京都发卖。”清光绪《荣昌县志》的记载中,依稀能看到荣昌夏布的昔日辉煌。

荣昌夏布,又称麻布,是以苎麻为原料而编织的布,常用于夏季衣着,凉爽适人。苎麻春季栽下,一年之内收获三至四次。其中,头麻与二麻收获的纤维较好,尤为长而韧,纤维的丝线通常可达两米。刚收获的苎麻不能直接使用,要经过浸麻、剥麻、漂洗、绩纱、成线、绞团、梳麻、上浆、纺织等十多道手工工序,才可织得夏布一匹。

“苎麻毛线头多且容易断,需要在面上刷一道米浆。通过上浆让毛头和麻线黏在一起,使它挺直顺滑,便于纺织。”李俭康介绍着夏布繁琐的编织工艺。

夏布原坯布的利润很薄,现在夏布行业也不像过去那样景气,手工织布者的收入常常不如意。72岁的张少明和67岁的老伴曾家琴是海棠夏布厂里的排线师傅,两人默契配合,每天也只能排好一匹布的线,能赚一百块钱,一个熟练的手织工一个月最多能赚两千块。

每天长时间的织布,对视力和脊椎都伤害比较大,使得从事手工织布的年轻人越来越少,长此以往,夏布的独特编织技艺可能面临失传。

创新:时间自由好分配 公司农户齐生产

为了吸引更多的手艺人来织布,海棠夏布厂采取了“公司加农户”的生产模式。

“现在每天来厂里织布的人固定是这几个,更多的人选择在家里织布,可以自己支配织布时间,织好的成品布交到厂里,按件数算工钱。”李俭康介绍着厂里灵活的生产方式。

布厂里为数不多的男织工颜太建告诉给记者,自己选择手工织布,一方面可以在家照顾老人,另一方面也是发自内心喜欢这门传统手艺。“钱虽然不多,但织夏布自由,这个过程就像是在创作一件艺术品,特别满足。”

“棠香小学今年在我们这买了九台织布机,每周五下午学校的兴趣课,我们都要派工人去指导孩子们学习夏布的织造技艺。”李俭康表示,夏布的传承已经从娃娃抓起了。

“我们厂里的颜先英,现在在荣昌夏布非遗园里做体验教学,让游客自己动手织夏布,感受夏布织造的不易。”李俭康说。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夏布,厂里越来越多的工人开始“走出去”,他们在各个夏布体验馆从事教学活动,不仅收入有了明显的提高,也让更多人了解夏布,爱上夏布。

生机:罗纹夏布需求大 抓紧时间复原技艺

不大的工厂里有三层楼,其中一层为夏布“非遗”陈列馆,馆中收藏着一件“宝贝”,李俭康二十几年前花五千多从民间收购的一匹罗纹夏布。

这匹夏布轻如蝉翼,薄如宣纸,平如静水,细如罗娟。李俭康告诉记者,夏布分为平纹布和罗纹布,罗纹相对来讲难度较高,工艺繁琐。以前曾有老师傅织过天安门、和平鸽和喜字图案的罗纹布,成品非常精美,还送到北京参展。

“目前盘龙镇会织罗纹夏布的人很少,今年我都57了,就想在我活着的时候将罗纹夏布复原出来。作为荣昌夏布非遗传人,这是我应该尽的责任。”李俭康试图复原濒临失传的罗纹夏布生产技术。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两年的寻访中,他找到了本地一位会织罗纹夏布的传人黄德厚。表明意图后,两人一拍即合,一起参与复原工作。“虽然人已经找到了,但是机头还需要修改,到时候让黄德厚指导木匠去修改。”谈到未来,李俭康神情有些激动。

在李俭康看来,复原罗纹夏布不仅是为传承这项技艺,也是为了拓宽夏布的市场,尤其是进一步打开海外市场。

李俭康和黄德厚打算从今年冬天开始他们的复原之路,未来几个月时间,他们将着手改进设备,进行前期准备。来年春天,或许我们就能看到被复原的罗纹夏布进入市场。

(佘振芳)

【责任编辑:管理员】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