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共同主办的2025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第三届全国工业和信息化技术技能大赛在重庆圆满结束。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张云明出席大赛闭幕式并讲话,重庆市副市长马震出席活动。
邓蕊 摄
本届大赛以“产才融合·技能报国”为主题,聚焦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智能工业机器人、RISC-V等架构芯片开发与系统应用、工业大数据、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等领域设置6个赛项。全国超6000人参加选拔赛,来自地方和央企的408支参赛队伍共800余名选手进入决赛。经过两天激烈角逐,决出24个一等奖、96个二等奖、106个三等奖。
张云明表示,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坚持“抓产业必须抓人才”,深化与各方协同联动,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养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持续夯实工业和信息化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基础。要进一步树牢鲜明导向,坚定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广大技术技能人才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立足本职岗位,坚守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精神品质,在推进新型工业化的火热实践中绽放光彩。要进一步加强央地联动,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强化规划衔接、政策协同、资源统筹、评价联动,努力建设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要进一步促进校企合作,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建设卓越工程师实践基地等人才培养载体,服务企业技术研发、工艺改进、产品中试、员工培训,服务学生实习实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管委会改发局副局长许云林介绍,本届大赛共设置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机器人、RISC-V架构芯片开发应用等6个赛项,整个决赛赛期共历时3天,共产生了24个一等奖、96个二等奖、106个三等奖,重庆有12个单位共获得17个奖项,其中重庆高新区的重庆市工业技师学院斩获了工业互联网、智能工业机器人3个一等奖、1个三等奖,体现了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在产教融合、技能人才培养领域的优异成果。
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相关司局及直属单位负责同志,重庆市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以及参赛企业、院校代表等1400余人参会。
(中国日报重庆记者站 记者:谭英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