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国家精神疾病区域医疗中心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正式揭牌。作为全国首批获批、西部唯一的此类国家级医疗中心,其落地标志着重庆在精神卫生领域的资源整合与服务能力迎来飞跃,将为重庆乃至整个西部地区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升级注入强劲动力。
(供图)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党委书记吴昊介绍,未来,该中心将构建“全方位一体化”精神医学服务体系,打造全要素医疗能力建设引领、全方位精神医学人才培养、全链条科研转化、全生命周期精神健康促进“四全模式”,并打造精神疾病疑难危重症诊疗、西部精神医学创新研究科学等“八个平台”,从而建立区域协作网络,推动区域精神卫生服务整体均衡与高质量发展。
吴昊表示,在打造精神疾病疑难危重症诊疗平台方面,中心将构建“多学科参与,服务多学科”的区域内疑难危重症诊疗枢纽。在儿童青少年精神健康方面,中心将着力打造西部儿少抑郁症多中心大数据与AI研究平台,构建精神专科多模态数据库,研发针对抑郁、认知障碍的专科大模型。中心还将打造“预防-赋能”综合性平台,构建“医院-社区-家庭”联动的服务网络,同时打造全域贯通的社会心理和应急救援体系,建成心理与危机干预指挥调度中心,建设专业化人才队伍,提升应急处置水平。
(供图)
当天,重庆医科大学精神医学学科特区正式授牌。据介绍,学科特区将发挥国家精神疾病区域医疗中心的临床优势,在高层次人才引育、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拔尖创新医学人才培养等方面先行先试,探索建立有利于资源汇聚和交叉创新的运行机制,从而致力解决精神心理重大问题,更好地惠及广大病患。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数据显示,全球超过10亿人遭受精神健康问题困扰,焦虑症和抑郁症等疾病给人类健康和经济发展带来沉重负担,我国将2025-2027年确定为“儿科和精神卫生服务年”。(中国日报重庆记者站 记者:谭英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