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鹰飞之城”中美青少年鸟类友好创想大赛在渝启动

第二届“鹰飞之城”中美青少年鸟类友好创想大赛在渝启动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1-17 17:22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11月14日,第二届“鹰飞之城”中美青少年鸟类友好城市创想大赛在重庆正式启动。活动由重庆市委宣传部、市生态环境局指导,重庆陆海国际传播公益基金会主办,并在四川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中央公园校区)同步揭幕主题展览。大赛旨在通过开展城市生物多样性的观察、探究及作品创作,实施系列交流互访与作品展示,促进中美青少年建立深度连接,拓展两国社会组织和学校间的合作路径,共同推动鸟类友好城市建设。

启动仪式现场。梁珏 摄

活动伊始,大赛通过一则短片回顾了首届赛事的全过程。通过中美双赛区联动、主题影像展、鸟类友好学校网络交流与青少年互访等丰富形式,大赛累计联动50所中美学校、15家中美社会组织,号召5000余名中美青少年踊跃参与,带动年轻一代在生态保护领域迸发出了卓越创造力。

首届活动的丰硕成果与广泛影响,为第二届大赛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期待。川外附中代理校长王俊现场致辞,美国议员、学校及学生代表则通过视频方式送上祝福。中外嘉宾共同寄语大赛青少年,希望其肩负起引领社会关注鸟类保护、促进城市生态和谐的使命。

“未来,我们希望更多青少年以共创、共建、共享之姿,积极参与到鸟类友好城市的创造中,通过青少年的创想和创作展现中国高质量发展的生态智慧。”重庆陆海基金会副秘书长陈灿就第一届大赛成果与第二届赛事展望作整体介绍时表示。

启动仪式现场。梁珏 摄

随后,四川美术学院副教授、重庆十方艺术中心创始人曾途作为大赛评审专家代表介绍了本届赛制与评审标准,并希望青少年“雏鹰”能在大赛中看见更广阔的天地;美方专家代表、西南大学教授Frank Stonier则从国际合作视角出发,分享了STEAM创新教育与鸟类友好城市建设的探索案例。

首届大赛中学组视频类别一等奖获得者、川外附中高三学生胡瀚文作为青少年代表回顾了上届参赛经历。他表示通过对自然的深度观察,深刻体会到身边的自然之美,并通过校园观鸟社的号召,让更多的同学加入到鸟类保护的行列中,“最好的未来,是人与鸟共享蓝天,是少年与自然共同成长,是跨越国界的我们,依然能为同一片清澈天空而携手努力。”

(供图)

现场还举行多项合作与共建仪式。重庆陆海基金会理事长程锋、市生态环境局生态处处长刘明君共同向十方艺术中心、润山自然等多家川渝公益组织授予“鹰飞之城·鸟类友好城市共建机构”标牌。随后,在与市委宣传部国际传播处处长胥奕、市生态环境局宣教国合处处长何强的见证下,西南大学STEAM中心代表Frank与重庆陆海基金会执行秘书长胡承亮共同完成“E-STEAM教育全球创新实验室”的签约,并在所有参会代表的见证下,两位处长共同揭牌,标志着生态与科创教育的国际合作迈出实质性一步。仪式最后,众合云科集团总监任兆龙代表集团向“鹰飞之城”项目进行捐赠,为后续系列活动提供坚实支持。

“鹰飞之城”主题影展。梁珏 摄

据了解,大赛将围绕鸟类友好校园、鸟类友好城市等共建主题,陆续开展作品征集、主题巡展、校际交流与生态对话等系列活动,持续推动中美青少年在生态保护与人文交流中互学互鉴,共同讲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故事,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青春力量。

(中国日报重庆记者站 记者:谭英姿 实习生:梁珏)

【责任编辑:陈秋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