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十四五”能源保障成效显著 16项指标超预期完成

重庆“十四五”能源保障成效显著 16项指标超预期完成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9-22 18:3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9月22日,“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八场)在重庆举行。据会上消息,“十四五”以来,重庆电力总装机、天然气产量等16项“十四五”能源规划指标超预期完成,“疆电入渝”等重点工程全部投用,成功迎战重庆多轮连晴高温。

“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八场)现场。梁珏 摄

重庆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市能源局局长王祖勋在会上介绍,五年来,重庆迎难而上,着力破解能源供应瓶颈,能源保障“基本盘”更加稳固,“含绿量”不断提升。

在能源保障领域,重庆坚持“深挖市内潜力、拓展市外来源”同步发力。“十四五”重庆市内电力装机可增加1500万千瓦以上、总规模超过4200万千瓦,分别是“十三五”的4倍、1.6倍,电力“兜底”保障能力创历史新高。同时,“疆电入渝”“川渝特高压”等标志性工程的建成投运,使外电入渝能力达到1900万千瓦,约为“十三五”末的3倍。

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方面,重庆实现了能源输配体系“提档升级”,新型调峰体系“从无到有”,并奋力推动新能源装机实现“倍增”。重庆“百万千瓦屋顶分布式光伏”“千乡万村驭风”行动顺利实施,新能源装机已达815万千瓦、约为“十三五”末的5倍。此外,重庆深化央企合作共赢,“十四五”期间央企在渝落地能源重大项目100余个,总投资超过2100亿元,带动全市能源投资“连年攀升、连创新高”。

在答记者问环节,重庆市能源局副局长毛毅透露,“十四五”以来,全市能源投资呈现快速增长,年均增速超过20%,特别是电力领域年均投资增速超过30%。年度能源投资额接连突破,今年将突破600亿元大关。其中特高压、光伏为代表的新基建和新能源成为电力投资增长的主力军,投资占比超过48%。

重庆市能源局总工程师毛叶湘介绍,在绿色转型方面,重庆16个区县纳入国家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风光等新能源发电装机比“十三五”末增加651万千瓦,年均增速37%,高于全国9个百分点,占全市“十四五”以来新增电力装机的50%。

在民生保障方面,重庆五年来建成投用天然气管道约800公里,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天然气管道“县县通”;新建或改造农村配电网线路超1.8万公里,惠及农村居民180余万户,2024年农村电网供电可靠率已达99.85%以上;实施城市燃气老化更新改造工作,改造管道里程约1.2万公里,惠及居民超160万户。

针对线上征集到的203条网友提问,发布会专门设置了回应环节。

王祖勋针对重庆全市分布式光伏发展情况展开具体介绍。他透露,十四五以来,重庆累计增加屋顶分布式光伏装机达到371万千瓦,其中有超过2万户的城乡居民屋顶共计安装了162万千瓦分布式光伏,占全市屋顶光伏总量的43.7%。接下来,重庆将创新建设模式,推进工厂“光伏+储能+充电桩”一体化建设,推广“农户屋顶入股”的村企合作模式,引导村集体利用闲置房顶入股参与经营,参与建设的村集体年均增收5至10万元。

针对网友所关注的居民充电设施网保障、用电稳定性等问题,国网重庆电力公司副总经理张捷表示,截至今年8月,全市已建成充电桩42万个,其中个人充电桩37万个,超级充电桩2399个,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桩1107个。未来,将依托“网上国网”“渝快办”等APP,简化充电设施接电办理流程,居民最短可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充电桩接电。此外,将有序推进老旧小区、城中村等供电服务薄弱区域的供配电设施改造,今年计划改造233个老旧小区,增加供电容量。

值得一提的是,“十四五”以来,重庆在天然气、页岩气资源等油气领域取得了“三个突破”。一是储量突破2万亿方大关。二是产量取得历史性突破。“十四五”以来,天然气产量年均增长超10亿立方米,年均增速7.2%,较全国增速高0.9个百分点。页岩气成为核心增长极,年产量迈向120亿立方米,增量占全国页岩气总增量68%。三是页岩油勘查取得“零突破”。复兴区块首期提交页岩油探明储量超过2000万吨,标志着四川盆地首个页岩层系油田诞生,实现了我国西南地区页岩油“从无到有”的战略性突破。(中国日报重庆记者站 谭英姿 | 梁珏)

【责任编辑:李杭育】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