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之城架起丝路之桥:“一带一路”记者驿站·重庆采风行启动

山水之城架起丝路之桥:“一带一路”记者驿站·重庆采风行启动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7-29 08:5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7月29日电(记者 谭英姿 邓蕊)7月28日,由重庆市委宣传部指导,中国日报社和西部国际传播中心共同执行的“一带一路”记者驿站·重庆采风行活动在渝正式启动。在接下来3天时间里,来自“一带一路”沿线5个国家的“一带一路”摄影作品征集获奖代表和“一带一路”国家媒体人组成采风团,将实地探访重庆的现代化成就,加强“一带一路”媒体与重庆合作交流,助推重庆参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经验传播。

7月28日上午,“一带一路”记者驿站·重庆采风行活动在渝正式启动,一行在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零地标合影。王敬 摄

采风团成员包括白俄罗斯国际通讯社七天报社副总编辑Kirsanava Sviatlana、乌兹别克斯坦国家通讯社国际部主任Khonnazarov Gayrat Ergashevich、塞尔维亚24sedam新闻门户网站图片编辑Goran Sivacki、哈萨克斯坦ORDA信息与分析门户网站记者Duisenova Sandugash以及重庆电视台驻斯里兰卡特约记者S.M.T. Imalka。

7月28日,采风团参访内陆国际物流枢纽展示中心。王敬 摄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倡议,重庆启动了“一带一路”记者驿站·重庆(以下简称“重庆记者驿站”)建设,通过与中央外宣媒体、港澳媒体及海外媒体开展常态化交流合作,打造集信息集散、文化交流、媒体服务于一体的国际化传播平台。今年,重庆记者驿站联手中国日报社特别策划了“一带一路”故事分享活动,包括“一带一路”摄影作品征集,以及本次“一带一路”记者驿站·重庆采风行活动。

28日上午,采风团一行走进位于沙坪坝区的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实地考察了作为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始发站的运营实况,深入了解重庆在构建“通道+枢纽+网络”现代物流体系中取得的卓越成就。

7月28日,采风团参访内陆国际物流枢纽展示中心。王敬 摄

在重庆内陆国际物流枢纽展示中心,大屏幕上呈现的重庆联动全球物流示意图,让一行人驻足良久。随后,在园区的飞行影院沉浸式观看《飞越丝路》4D物流介绍影片后,乌兹别克斯坦国家通讯社国际部主任Khonnazarov Gayrat Ergashevich感叹道:“中国的发展日新月异,我每次来这里都会有新的印象和感受。”

“参观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后,我了解到这是一个非常强大的物流枢纽。同时,我既为重庆与乌兹别克斯坦已建立合作关系感到欣喜,也希望两地能进一步深化合作。” 他补充道。

7月28日,采风团参访内陆国际物流枢纽展示中心。王敬 摄

当天,园区内的陆海新通道重庆无水港一派繁忙——各地货物在此集散分拨,即将通过多式联运奔赴下一站。

“每天从这里发运的铁海联运集装箱有多少个?”在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营调度中心,白俄罗斯国际通讯社七天报社副总编辑Kirsanava Sviatlana向陆海新通道运营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陈良爽问道。当得知该公司一年发运的货物高达25万标箱时,她不禁为这座兼具“山城”“桥都”美誉、拥有绝美夜景的超大城市竖起大拇指。

7月28日,采风团走进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王敬 摄

当天下午,一行还参观了位于渝中区的重庆大轰炸惨案遗址和十八梯传统风貌区,了解当地的抗战历史和特色民俗文化。

哈萨克斯坦ORDA信息与分析门户网站记者Duisenova Sandugash在结束当天的参访后表示,自己曾多次到访中国,此前已在个人Instagram账号上发表过不少关于中国的内容,“这次重庆之行,我也会拍摄大量素材,在账号上分享这座城市的故事。”

接下来,采风团一行还将走进南岸区,参访重庆规划展览馆、重庆南山植物园与下浩里,从中探寻城市发展的历史脉络与未来蓝图;随后前往两江新区的赛力斯汽车超级工厂,深入了解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创新成果与发展态势。

作为本次采风行的重要活动之一,30日下午,采风团将开展活动分享会,分享本次在重庆的所见、所闻、所感,通过交流对话增进发展共识。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重庆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和经济中心,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在基础设施建设、贸易投资、人文交流、科技合作、环境保护、农业发展、医疗教育等多个领域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合作。重庆不仅在经济上取得了显著成就,更在促进文化交流、增进民心相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介绍,“一带一路”故事分享活动自启动以来,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活动共收到来自斯里兰卡、阿根廷、巴基斯坦、保加利亚、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秘鲁、纳米比亚、南非、塞尔维亚、印度、中国等12个国家的有效投稿作品351幅,其中外籍人士投稿作品147张,国内投稿作品204张。投稿作品既有展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风土人情、自然风光的摄影作品,也有反映各国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开展经贸合作、文化交流、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文字报道和视频资料,全面、立体地呈现了“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国际合作成果和人文交流盛况。

【责任编辑:黄凌睿】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