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膳火锅“撞”上八段锦 在渝留学生解锁中医药潮玩新体验

药膳火锅“撞”上八段锦 在渝留学生解锁中医药潮玩新体验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5-12 11:0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探秘药膳火锅、学习八段锦、感受正骨手法、品尝中药咖啡……5月10日,“麻辣重庆·火锅英雄”渝港澳(亚欧)“Z世代”联合探秘重庆火锅行动——药膳火锅宴的直播活动在重庆南川东街举行,来自重庆的青少年和重庆邮电大学的在渝留学生们一起去探寻中医药文化,了解中医药理念,感受中医药技术。

供图

步入古色古香的南川东街,现代都市的喧嚣渐远,独属于老街的悠然意趣扑面而来。最近,因“金佛山药膳集市”在此开展,这条街成为中医药文化输出地,吸引着来自各地游客。重庆邮电大学的留学生们便是其中之一,他们在南川中医医院中医师鲜欣熹的带领下,逛起了东街的“中医药国潮集市”。

“中医正骨是什么?”留学生们来到中医药非遗传承及良方妙技展示区时,看到了“赵氏正骨术”,并好奇地问。

鲜欣熹介绍,武术能调动人体气血,壮骨养身,调动人体潜能,减少药物在体内的依赖,达到阴阳平衡的治疗优势。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赵氏正骨”第十代传承人赵碛生为留学生们现场演绎中国武术精髓,并详解正骨手法的奥妙。

亲自上前体验的留学生表示,赵老师的正骨手法精妙,体验后肩颈顿时轻松了许多,自己有机会还想再去尝试一下。留学生们还了解了中医药药丸的制作工艺,以及中医药膏药制作工艺及其疗效。

供图

供图

中医药养生饮品区内,留学生们初尝乌梅汤便眼前一亮:“酸甜清爽,这里有什么秘方?”鲜欣熹揭秘:此汤配有乌梅、甘草,消暑解渴。

供图

当走到中医药拓印画前,留学生们顿时被吸引,了解到宣纸、墨汁都是用中药材制作而成,更觉得惊奇。大家分别上前尝试,在拓印工作人员的指点下,顺利地拓印出了远志、枳实这两味中药材的图案。

“看起来简单,但做的时候,还需要用点巧劲。”看着自己亲手拓印出来的作品,留学生们非常开心。

供图

据悉,枳实作为理气类中药,主治食积痰滞、胸腹痞满,常用于消胀除痞;而远志则擅安心神、化痰开窍,多用于失眠健忘、咳痰肿痛。

逛完集市,留学生们换上了宽松的练功服,跟随南川区中医医院八段锦推广志愿者胡秀丽和“小小中医师们”,习练起中国传统养生功法——八段锦。

“八段锦是中国传统保健养生功法瑰宝。”胡秀丽称,它是我国古代导引术之一,经过不断地完善,动作套路基本被固定下来。简单8式,有上有下,有左有右,有前有后,兼顾了全身的细枝末梢和五脏六腑。

供图

供图

“八段锦无需器械,随处可练,老少皆宜。”胡秀丽称,八段锦的动作缓慢、圆活连贯,以脊柱为中心带动全身关节和肌肉活动,配合呼吸调节气血。它能进行‌生理调节‌,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调理脾胃、固肾腰,也能缓解压力、改善睡眠质量,对慢性阻塞性肺病、糖尿病等有辅助疗效。她现场鼓励留学生们多多练起来,会获益良多。

来自重庆邮电大学的俄罗斯留学生雪明表示,这个运动真的非常棒,让自己慢下来,一招一式对身体都很好,而且老少皆宜。

也有留学生表示,没想到南川的“小小中医师们”八段锦打得如此之好,不光动作娴熟,招式行云流水,太漂亮了。自己这一套拳打下来也轻松了许多。

供图

活动中,南川金佛山药膳养生坊的大厨赵亮也来到现场,教授留学生们做药膳火锅。

“我们的药膳火锅遵循‘药食同源’,会用到一些中药材。比如清汤火锅锅底由金佛山土鸡或蘑菇熬制,放入了黄芪、黄精、玉竹等,辣锅底里还有甘草、茯苓……”赵亮介绍,在菜品选择上,有各种菇类、山苏叶、板蓝根苗、石斛苗,以及黄花等。其中,山苏叶长期食用可以降低尿酸,来防治痛风。

“烫火锅的时候,蘑菇要多煮一会,一定要煮熟。”赵亮边示范,边介绍药膳火锅中各种食材的吃法和功效。

供图

现场,留学生们按着大厨的提示,逐一将菜品下锅,很快一锅锅火锅里散发出了药膳的香味,舀上一口汤闻一闻,入口,留学生们直呼:“美味!”再吃一口煮熟的菜品道:“安逸!”

留学生中多人表示,不能吃辣,可重庆火锅不辣不欢。大家一致认为,这一锅药膳火锅不辣又鲜美,又有吃重庆火锅的感觉,刚刚好。

供图

活动中,留学生们还品尝了用中药制作的酸奶和咖啡,参加了根据五行相生的中医药基础理论知识设计的投壶游戏,还制作了驱蚊香囊。

“非常开心能来参加这样的活动,不仅认识了众多的中药材,也了解到了许多中医药的文化知识。”留学生们表示,中国的中医药是个神奇的东西,中国养身功夫更是特别棒,自己还解锁了一种重庆新的火锅吃法,特别开心。 (中国日报重庆记者站 谭英姿)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