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青年创新创业 亚洲青年对话活动在渝举行

聚焦青年创新创业 亚洲青年对话活动在渝举行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6-18 09:03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06-18 09:0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6月14日,“陆海之约·青春与城市 2024亚洲青年对话会”活动在重庆举行。活动以“青年创新创业(Driving Towards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为主题,邀请中国、新加坡和巴基斯坦的青年展开视频对话,讨论和分享创业创新的机遇与挑战,鼓励青年展示创业计划和创新思路,共同探索发展方向。

重庆会场青年学者、学生代表合影。(供图)

本次对话由西部国际传播中心和陆海国际传播公益基金会联合主办,重庆大学、重庆邮电大学、巴基斯坦媒体服务公司、新加坡眼协办。主会场设置在重庆大学交叉创新中心,分会场设置在新加坡、伊斯兰堡。

来自重庆大学、重庆邮电大学、伊斯兰堡COMSATS大学、拉瓦尔品第基金会大学、伊斯兰堡国际伊斯兰大学、巴海里亚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管理大学等9所大学的青年学者、学生40余人线上线下齐聚,围绕新兴经济体的青年们创业创新目前存在的机遇与挑战、当前关注的热点和创业方向、政府层面措施以及不同国家之间存在的合作机会进行了近三小时的讨论和分享。

亚洲经济迅猛发展为青年就业和创业创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重庆大学外国语学院学生章燕婷首先分享了“面向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一新概念,从“绿色转型”、“新三样”产业和数字创新三个方面展开讲述其中包含的创新潜力。

重庆邮电大学通信工程专业的刘真伟对“新三样”产业进行补充,他指出中国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和光伏产品在表现突出,在2023年,三类产品总出口额达1.06万亿元,同比增长29.9%。“为支持绿色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各部门先后推出70余项政策措施,这也为我们青年提供了广阔的就业机会和平台。”他说道。

新加坡国立大学AI硕士施沧源(Steven Shi)认为人工智能在金融服务领域有许多应用空间,例如尽职调查、信息提取和监管披露分类等,能够极大提高处理大量金融文件的效率和准确性。“这些技术进步为我们的年轻人提供了机会,可以将最新的技术带入金融领域,并成为我们发展的一个利基市场。”

新加坡国立大学AI硕士施沧源代表发言。(供图)

创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青年创新创业还得益于相关国家政策的支持。巴基斯坦Aiwa City 5G营销总监兼项目总监Ali Zaki,介绍了巴基斯坦政府在教育、就业和创业方面提供的多项支持措施。

来自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的白子轩强调了中国政府为鼓励创新创业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例如资金支持、知识产权保护、创新集群、大学项目支持。2023年,中国额外减税降费1.8万亿元,并启动了专项资金支持创新创业项目,目前重庆已有256个项目获得资助。

随后来自也门的青年Ashraf Aljarmouzi现场分享了他的创业故事。他抓住“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商业机会,在中国成立了一家建筑和道路材料的进出口公司,发展海外客户。

国际合作和人工智能技术也推动着青年创新创业发展。巴基斯坦传播学专家Waqas Ashfaq Qureshi指出,巴基斯坦约有800万女性从事家庭手工工作,由于缺乏与市场的直接联系,她们的收入常常被中间商压榨。而通过信息技术和数字化手段,可以显著改善农村女性创业者的处境。

巴基斯坦传播学专家Waqas Ashfaq Qureshi代表发言。(供图)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的张啸寅指出,自2023年以来,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已成为趋势,青年出国工作的热情也随之高涨。随着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合作日益密切,越来越多的中国青年选择投身于亚洲和非洲的发展中国家。他建议青年应积极学习外语,培养跨文化工作能力,迎接国际机遇。

重庆邮电大学外国语学院的魏郁潼补充道,重庆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城市,正在建设创新创业园区,提供免费孵化器和初创期税收减免等政策。她认为通过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政府可以创建平台,让青年从全球学习和借鉴最佳实践,组织国际创新创业竞赛和交流,为年轻人提供展示想法的全球舞台。

新加坡国立大学计算机在读博士林晓强也同意掌握人工智能(AI)知识在当前就业、创业和创新中至关重要。他建议在政府层面,出台政策鼓励大学设计更多短期AI教育课程,不同国家应发挥各自优势,加强合作,共同推动创新发展。

重庆的青年学生代表在讨论环节中回答了来自新加坡青年的问题。(供图)

最后,来自中国、巴基斯坦和新加坡的青年们相互提问,展开热烈探讨。重庆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欧玲在总结中表示,本次活动中,各国青年不仅展现出了对经济趋势和新兴行业的深刻理解,还展现出了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中国日报重庆记者站 谭英姿 实习生 何紫怡)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