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出海新模式 长安全球化发展再提速

探索出海新模式 长安全球化发展再提速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3-12-04 21:0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日,长安汽车品牌东南亚发布会在泰国曼谷举行,标志其全球化战略的再加速和再升级。

近年来,由于良好的市场需求与产业环境,泰国成为中国品牌出海的重要选择。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泰国、比利时、英国等是中国电动车出口的主要目的国。

同时,作为世界10大汽车生产国之一,也是东南亚地区的汽车生产中心,泰国的汽车产量占所有东盟国家汽车产量的50%。

曼谷发布会上,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说:“泰国的汽车产业链完善,正向电动化方向转型,这与长安汽车新能源战略发展方向高度契合。”

与多数自主品牌的选择不同,长安采取的战略是从品牌建立到研、产、供、销、服一体化的全体系出海。

长安宣布,将向泰国全面导入深蓝、阿维塔、长安启源三大数智化产品品牌,到2030年投放15款全新新能源产品。

在营销运营方面,已经与Galax、Rungcharoen、Rama3以及Primus 等本土优秀的经销商达成合作协议,快速匹配资源,构建高质量营销能力,预计到2024年,完成泰国主要城市布局。

更重要的是,长安汽车宣布将投资200亿泰铢,在罗勇府建立一座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总规模20万辆/年。

据了解,一期将投入100亿泰铢,产能为10万辆/年,目前基地已经动工奠基,计划于2025年一季度投产,产品除在泰国市场销售外,还将出口到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和南非等全球右舵市场,助力泰国本土经济发展。

朱华荣表示:“我们有信心把泰国打造为长安全球化战略的桥头堡,立足泰国,辐射东南亚国家及全球右舵市场。”

他说,这不仅标志着长安在东南亚已驶入发展的快车道,同时更是把“海纳百川”战略蓝图转变为实景图的具体行动。

在今年4月的上海车展上,长安正式发布名为“海纳百川”的海外发展战略。

其中提到,到2030年在海外市场要实现“四个一”的发展目标:即海外市场投资突破100亿美元,海外市场年销量突破120万辆,海外业务从业人员突破10000人,将长安打造成世界一流的汽车品牌。

为此,长安汽车提出要加快推进围绕产品产能、品牌建设、营销服务、市场布局和人员组织的发展措施。

据计划,到2030年,将推出不少于60款全球产品,力争打造2款全球销量突破50万辆级的产品和不少于2款全球销量突破30万辆级的产品。

同时,在海外布局超过50万辆的产能。除泰国20万辆外,还将适时在欧洲、美洲等地布局制造基地。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机械行业分会会长周卫东说,“回顾全球汽车强国的国际化历程,大致都经历了从整车出口到海外建厂的过程,我国汽车产业国际化也进入了纵深发展阶段。”

对于我国汽车企业,本地化模式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产品竞争力、市场影响力和供应链控制力。

而在品牌建设方面,海外市场将以长安品牌为主,持续打造智能、低碳、设计等品牌标签,加强长安启源、深蓝汽车、阿维塔三大品牌海外建设。

长安汽车计划在海外市场建立20个本地化营销组织,海外网点数量突破3000家,在2030年前进入全球90%的市场,主要涉及欧洲、美洲、中东及非洲、亚太、独联体五大区域。

按照规划,2024年长安将完成东盟和欧洲两大重点区域市场的进入,其中就包括在泰国投入40亿元,布局全球“右舵生产基地”。

此外,长安计划用2-3年的时间完成欧洲主要市场的布局。到2030年,公司在欧洲市场销量将突破30万辆。

为此,长安除了成立东南亚事业部,欧洲区域总部已在筹备中,还将适时在美洲、非洲等区域建立区域总部,同时将在全球范围内引进国际化人才。今年早些时候,前大众汽车集团设计负责人克劳斯·齐乔拉正式加入长安,任副总裁,分管长安全球设计。

目前,长安汽车已经在中国、美国、德国、英国、日本、意大利构建起“六国十地”全球研发布局,已成立16个技术研究、产品开发中心,17家科技公司,拥有来自全球30个国家、共计1.8万余人的工程技术团队。

长安方面表示,公司将加快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转型,到2030年,长安汽车将在全球实现销售500万辆,销量规模进入世界车企前十。

“中国汽车的国际化,将会改变全球汽车产业的格局。”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说。

近年来,中国制造一路“开挂”。2021年和2022年,中国汽车的海外销售量先后超越韩国和德国。今年一季度,我国汽车出口超越日本,三年实现三级跳,首次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出口国。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至10月份,我国汽车出口392.2万辆,同比增长59.7%。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99.5万辆,同比增长99.1%。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说,近年来中国品牌汽车的产品竞争力大幅提升,在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方面表现已经超过合资品牌。(中国日报重庆记者站 谭英姿)

【责任编辑:邵冰琦】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