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澳两地学生走进田园 感受一株艾草的魅力

渝澳两地学生走进田园 感受一株艾草的魅力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1-06-15 09:0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6月10日,渝港澳青少年自然探索大赛公益活动——夏知草·原乡“三艾”自然体验活动在重庆市铜梁区原乡小艾艾草种植基地举行,数百名渝澳两地大中小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田园,认识艾草,了解艾草,感受传统端午文化和中医药文化。

6月10日,渝港澳青少年自然探索大赛公益活动——夏知草·原乡“三艾”自然体验活动在重庆市铜梁区原乡小艾艾草种植基地举行。当天,来自澳门大学、重庆邮电大学等高校的学生们朗诵了经典诗篇《离骚》。(供图)

据悉,本次活动由重庆市政府港澳办、市政府新闻办、市教委、市城市管理局、市文化旅游委、市林业局,香港教联会、渝澳联谊总会等港澳地区相关机构和社会团体指导,铜梁区委宣传部、区教委、区文旅委、铜梁区少云镇、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澳门城市大学、澳门理工学院、重庆邮电大学、南山植物园、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重庆国际传播中心、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主办,原乡小艾公司、关溅小学、民兴小学承办。

6月10日,渝港澳青少年自然探索大赛公益活动——夏知草·原乡“三艾”自然体验活动在重庆市铜梁区原乡小艾艾草种植基地举行。(供图)

认识艾草

一曲悠长深情的唢呐在种植基地响起,吹响了端午的喜悦,由中央音乐学院唢呐表演艺术家姚博文演奏的《黄土地》以热情欢快的旋律点燃了现场,也拉开了活动的帷幕。

“艾草的生命力极其顽强,喜阳不喜阴,现在正值夏季,阳光越强烈,它的长势越好。”种满艾草的山坡上,铜梁原乡小艾公司总经理陈平为同学们讲解着艾草的特点。在陈平的指导下,同学们近距离接触艾草,了解艾草,还亲手种植艾草。

这是此次体验活动的其中一项,艾种植。活动现场,数十名学生学习、体验了艾草盆栽种植。

“用艾草进行盆栽,养护时只需要注意浇水,一般见干见湿,浇则浇透。”陈平教授着艾草盆栽种植技巧,同学们认真地学习,不时提出疑问。铜梁区民兴小学校长谢洪带着孩子们在艾草种植现场,小心翼翼地种下了一株株艾苗。

“再过几天就是端午节,插艾草是必不可少的习俗。”重庆市铜梁区关溅小学校长赵明说,此次活动,是一次传统文化与绿色自然高度融合的体验之旅,孩子们走进美丽的乡村,脚踏土地,穿过历史和乡愁,感受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探索小小艾草的神奇魅力,非常有意义。

“像这样的艾草种地基地在铜梁有多处,目前我们已规模化种植艾草1.1万亩,发展农户种植户2500余户,年产量超1万吨。”陈平介绍,通过种植艾草,较好地解决了当地土地撂荒的问题,达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加工艾草

采几株艾草,扎成一捆,挂于门楣,这是端午节不变的习俗之一。在“艾传统”手工制作体验环节,同学们就体验了这一传统习俗。

标准地扎一捆艾草需要几个步骤,原乡小艾公司工作人员朱前用实际行动告诉了同学们,只需3步。

挑选4到6株粗细均匀的新鲜艾草,从顶部往下保留60厘米修剪整齐;把底部枯黄或蔫掉的叶片清除掉,保留5厘米左右的杆茎;用红绳捆扎杆茎部位,即可做成鲜艾挂株悬挂于门楣。

活动现场,除了扎艾株,同学们还体验了卷艾条、学艾灸,包粽子等项目。

“之前只知道有艾灸,对艾草的了解不够深入,这次机会很难得,我们在这里提前感受了端午节氛围。”澳门城市大学学生许如意说,通过此次活动,自己学习到了很多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此行收获满满。

艾草足浴包、艾绒枕头、艾草线香……20余款由艾草制作而成的产品让众多渝澳大中小学生看花了眼。

“艾是一种普通的植物和中药,但是在中国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内涵。人们用它祈福生活的美满和平安,它也能为人的健康提供帮助。”重庆市城市管理局二级巡视员李忠福说。

诵读艾草

“人间仲夏初五百香草,我说,最香不过这清清浅浅的艾草。”艾草种植基地里,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师生自编自导了诗朗诵《艾草》。

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老师徐川为同学们讲解了艾草的前世今生,带同学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学生杨凯玥朗诵了元代文学家舒頔创作的《小重山·端午》,杨凯玥说,自古有许多诗词都对端午进行了很美的描述,诵读这些诗词,对自己来说是一种享受。

端午节,不得不提及爱国诗人屈原,活动当天,来自澳门大学、重庆邮电大学等高校的学生们朗诵了经典诗篇《离骚》。

加拿大著名作家、诗人乔纳·凯·伍德现场朗诵了英文诗《wintersweet flowers of home》,这是他创作的新书中的一段内容。

“我喜欢重庆,喜欢中国文化,今天,我也喜欢上了艾草。”活动现场,在重庆已生活多年的乔纳·凯·伍德与重庆国际传播中心中英双语特约主播李佳旋一同体验了收割艾草、种植艾草、包粽子等环节,并在在海外平台直播了本次活动。

书绘艾草

“要想画得好,首先要观察仔细,艾草全株高大,主根明显,茎梗呈绿色,梗上有明显的纵棱,揉搓后会散发出艾草香夹杂着淡淡薄荷味。……”艾草种植基地一角,重庆南山植物园植物专家鞠学勇正带着民兴小学的同学们创作艾草自然笔记。

绘画前,同学们用手摸、用鼻闻,全方位观察了艾草的特点。

先勾勒整体,再画叶面、叶毛等细节。在鞠学勇的指导下,同学们手持画笔,尽情创作,一株株“艾草”栩栩如生地呈现在纸张上。

画出艾草,还要书写艾草。著名书法家李中华现场挥墨,创作了“青青艾草 悠悠我心”等多幅作品。

“植物同根,文化同源。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原乡‘三艾’自然体验活动,旨在引导渝澳两地大中小学生走进田园爱上种植、走出校园爱上笔记、走进药园爱上传统。”活动主办方重庆市政府港澳办处长刘慧敏说。

“通过此次活动,引导渝澳两地大中小学生通过走进家乡、故乡、他乡和原乡代言一花一草、一树一药的方式,探索大自然,认识大自然,了解大自然,让文化和乡愁培育青少年的家国情怀。”铜梁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活动中,加拿大著名作家、诗人乔纳·凯·伍德和著名书法家李中华还为学生们赠送了两份特别的礼物:由乔纳·凯·伍德创作的《凯哥日记》及李中华现场书写的扇面书法。(中国日报重庆记者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