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虫不同叮咬“套路”有区别 医生教你见招拆招

夏季是蚊虫活跃季节,宝宝细嫩的皮肤最容易被蚊虫叮咬,到公园游玩或夜晚露天下乘凉时,稍不注意就会中招。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皮肤科就诊时,医生告诉她这是蚊虫叮咬后的过敏反应。

蚊虫不同叮咬“套路”有区别 医生教你见招拆招

来源: 华龙网
2017-05-23 00:0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华龙网5月22日11时40分讯(记者 黄宇)夏季是蚊虫活跃季节,宝宝细嫩的皮肤最容易被蚊虫叮咬,到公园游玩或夜晚露天下乘凉时,稍不注意就会中招。近日,家住重庆九龙坡区的彭女士和她不到1岁的宝宝就遇到了这一困扰。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皮肤科就诊时,医生告诉她这是蚊虫叮咬后的过敏反应。

该院皮肤科任发亮医生提醒,被不同蚊虫叮咬,临床表现也不同。当被蚊子、白蛉、跳蚤、臭虫等小昆虫叮咬后,局部皮肤会出现红肿反应,产生红斑块、水疱,甚至大疱,瘙痒发痛。牛虻叮咬皮肤时有股刺痛,会出血,继而产生红斑丘疹和风团,痒痛钻心。隐翅虫飞到人身上,接触人的皮肤后能分泌一种强酸性的毒素,被叮咬处出现条索状,成片性密集的丘疹、水疱和红斑,引起强烈的瘙痒烧灼和刺痛感。毛毛虫因毒毛的毛腔内充满毒液,当掉到人身上众多的刺毛接触到皮肤后可断折,毛腔内的毒液便注入皮内,引起中毒或过敏反应,一般在数分钟、数小时或一两天,皮肤会出现许多水肿性红斑、丘疹或风团,偶尔也出现水疱,瘙痒难忍及烧灼样痛,少数迁延不愈可成为慢性皮炎。

如何防范被蚊虫叮咬?任医生建议,首先要搞好室内外环境卫生,清除孳生蚊虫的污水;家庭要安装纱门纱窗,卧室要撑蚊帐;若发现有跳蚤、臭虫等,应及时杀灭。夜晚外出乘凉宜穿长袖衣裤,小孩不要赤身露体;由于蚊子、隐翅虫等有趋光性,所以不要在灯光下停留或玩耍,最好拿把扇子,随时驱逐蚊虫。

此外,外出旅游或进入果园应戴宽边草帽或遮阳帽,穿长袖衣服,不要在有毛毛虫的树下停留。一旦身上落有毛毛虫,不要乱拍打,应轻轻抖动掉,皮肤上沾有毒毛,可用医用胶布或透明胶纸将毒毛粘去,痒痛剧烈者需及时送医院治疗。

如被蚊子、跳蚤、臭虫叮咬,可涂擦清凉油、风油精;皮肤被隐翅虫接触后,注意不要拍打,其毒液对皮肤有腐蚀性,可产生明显糜烂和脓疱,需要到医院就医。

(黄宇)

【责任编辑:管理员】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