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编台长走基层】以改革的名义:南川破茧蝶变踏入新征程

南川旅游资源丰富,2016年成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金佛山获评“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利用优势旅游资源,带动商贸产业发展,实现了二者的融合发展。积极探索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模式,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养老养生等产业,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让南川发展“绿”起来,叫响“生态南川”。

【总编台长走基层】以改革的名义:南川破茧蝶变踏入新征程

来源: 华龙网
2017-05-19 00:0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重庆市南川区委书记李明清。记者 刘嵩 摄

华龙网5月19日9时40分讯(记者 周秋含 佘振芳) 重庆南川,这个曾经的“产煤百强县”和铝业重镇,经济一度陷入低谷,成为城市发展新区“吊车尾”,近期却交出了一份令人惊喜的成绩单:去年经济增速赶上全市平均水平,今年一季度实现近年来首次超过全市平均水平。记者走进南川,发现这个曾经的“后进生”,正紧紧抓住供给侧改革这条主线精准发力,努力实现缩差赶超。南川的经济社会发展,正在以改革的名义渐入佳境,焕发无限生机。

改革的契机:不破不立

从“白加黑”到“4+3”,南川花了三年。

“白”是氧化铝,“黑”是煤炭,这两大支柱产业曾是南川人的骄傲,在南川工业总值中的比重一度占到80%以上。在最辉煌的时候,南川年产煤300多万吨,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南川投产了80万吨氧化铝项目,这一项目被寄予厚望。

然而,随着煤、铝等产品过剩、价格持续低位,南川经济饱尝过度依赖资源之痛。2013年,中铝项目越生产越亏损,运行了两个季度后宣告暂时停产,一下子将南川的经济拖入了低谷,2014年1季度,南川工业增加值为-2.7%,工业总量在城市发展新区位列末位,GDP增速5.1%,远低于重庆市平均水平。

“不践行新发展理念,就不能走下去了。”南川区委书记李明清感慨道,“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自身产业结构调整处于阵痛期的背景下,我们只有开辟新径。”

痛定思痛,不破不立,首先是找准定位。

“南川是城市发展新区,是新型工业化主战场,发展壮大工业是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给我们的功能所赋,也是我们的职责所在,必须抓,必须抓好。”李明清说。

根据南川的资源禀赋,传统产业不能一丢了之,而是要优化升级,南川明确了“4+3”支柱产业体系,“4”就是铝铜材料、精细化工、机械装备、食品医药产业,“3”就是电子信息、新能源、新型建材产业,前者重在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后者重在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此外,南川还调整工业园区管理体制,将水江组团、南平组团从镇建园区纳入南川工业园统一规划管理,与过去的龙岩组团、新规划建设的大观组团一起,组建了强有力的“一园区四组团”布局。

南川旅游资源丰富,2016年成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金佛山获评“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利用优势旅游资源,带动商贸产业发展,实现了二者的融合发展。”南川区商务局党组成员、区商贸物流园区管委会副主任赵枫伦表示。

生态环境得天独厚。南川区旅游局副局长王兵介绍,南川森林覆盖率高达51%,生态养生、乡村旅游得以蓬勃发展。目前,福寿镇、民主镇、太平场镇、冷水关乡、乾丰乡等5个乡镇已成为重庆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

“工业强区、旅游名城、生态花园”,这是南川日渐明晰的发展定位。

改革的魄力:破新题 开新路

目标已定,路径已明,下一步怎么干?

李明清认为,区县的诸多问题,钥匙都在改革上。区县抓改革是相对短项,往往存在以下问题:意识不强不愿抓,能力不济不会抓,把握不当不敢抓,对焦不准抓不好。

对南川来说,回答好“抓不抓、谁来抓、怎么抓、抓什么”这四个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其中,针对谁来抓、怎么抓的问题,南川建立了6项改革制度。南川将一批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民生需求纳入改革项目库,建立改革责任清单制,由每个区领导负责一个改革专项,将改革作为“一把手工程”。每个专项设立台账,由牵头单位每月填报进展,并对推进情况每季度定期督查,对项目进行考核。此外,还推行改革激励与责任追究制,每年举办全面深化改革培训班,对典型案例进行评选。

据南川区委改革办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入库项目已有127个,79项列入重点专项,完成56项。

改革不仅要大刀阔斧,也要细致入微。在整治干部作风,推动干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方面,南川也屡有探索。

比如,为解决老百姓痛恨的“阎王好见小鬼难缠”局面,南川将过去的“评优”变为“评差”,开展“最难办事科室群众评”,将全区具有行政审批职能、与群众联系紧密的102个科室纳入群众评比,由企业代表、服务对象和普通群众每季度评选一次,排名前十位的科室在媒体公示,对排在前三位的科长,第一次诫勉谈话,第二次免职,第三次则免除分管领导职务。截至目前,已约谈24人,免职2人。

效果是立竿见影的,科长和科室普遍感到“压力山大”,一批上榜科室积极整改,没上榜的也如利剑高悬,不敢有丝毫懈怠,窗口办事作风明显改善。

此外,南川还通过建立干部停职机制、建立容错纠错机制、调整优化干部考核等多项举措,来调动干部的积极性,培养一批敢创新、能担当、重实干的干部,让干部作风出生产力。

改革的惊喜:增动力 焕生机

让改革出生产力,这不是空话,而是实实在在的利好。

紧紧扭住供给侧改革这条主线,推动重点改革事项落地见效,南川经济发展逐步走上快车道。

在增加有效供给方面,南川把发展实体经济特别是现代制造业摆在了突出位置,结合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着力打造铝铜材料、中医药、智能制造、紧固件、新型建材、新能源“六大工业基地”。围绕培育以工业为主导的新型产业体系调整优化投资结构,2016年工业投资增长58.7%、增速列全市第一。

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放在深化农旅融合上,结合现代农业发展乡村旅游,推出“十二金钗大观园”,去年3月开园以来接待游客38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4亿元,分别增长94%、68%。把加快发展的基点放在科技创新上,认真贯彻市委四届九次全会精神,出台“鼓励科技创新14条”,以补助研发和技术创新为重点调整招商引资优惠政策,2016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2倍,新增高新技术企业9家、科技型企业60家。

在去除过剩产能方面绝不手软,据南川区发改委党组成员刘伟介绍,过去两年共关停21家煤矿,去产能155万吨,其中去年关了13家,将原定2017年完成的任务也提前完成了。“任务很艰巨。有的业主不愿意关闭,我们由区领导承包乡镇,成立工作组进驻煤矿,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相比高峰期,目前已经关停了三分之二。”刘伟表示。

为降低企业成本、激励企业发展,南川在用工、要素、制度等方面为企业减轻负担。南川区经信委副主任杨仁华说,通过售电侧改革降低工商业企业用电气价格,目前全区13家用电大户、70%的工业用电实现直接交易或“打捆”交易,将电价由原来的每度0.8元降至0.5元,天然气价格每立方米也下降了0.7元。此外,针对企业反映的社保负担过重问题,南川还落实阶段性社保政策,降低“五险”缴费比例3.7个百分点,全年为企业减负近1.3亿元。

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企业发展的“拦路虎”。为此,南川搭建政银企合作平台,设立30亿元“重银―南川”双创基金,3000万元转贷应急周转资金。南川区国资金融办介绍,自该资金正式投入运营以来,已累计为华松建材、国森农业、双赢集团、泰日建材等31户中小微企业提供了14096万元的转贷资金支持,其中2017年一季度发放12笔,金额5436万元,有效化解了部分中小微企业面临的资金难题和银行机构的坏帐风险。

用创新思维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南川推行扶贫资金“配股到户、保息分红”,全区整合扶贫资金4516万元用于配股,每个贫困户每年能享有1500元左右的收益,实现“扶贫资金跟着贫困群众走、贫困群众跟着产业走”。

“南川去年实现了整体脱贫,但我们发现,很多贫困属于因病致贫,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很容易返贫。”李明清说,南川实施三个“三年计划”,建立防止返贫长效机制。从脱贫次年起,实施三年稳收、三年救助、三年帮扶计划,对贫困户扶上马、送一程。其中特别注重医疗救助,由区级财政为贫困户购买医疗救助保险,对贫困户生病住院按规定报销后自付费用超过100元的部分,由保险公司按自付费用多少分级分段给予10%-70%的救助,自付费用20万元以上的按70%救助,最多可救助100万元。

改革的畅想:新征程 新梦想

“南川发展仍处在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境地,稍有松懈,就会出现起落。”李明清说,因此,未来五年,“赶超发展、提档升位”是南川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调。

未来五年,南川力图实现四个跨越:跨越进入高铁时代,跨越进入千亿工业区县俱乐部,跨越进入重庆旅游的金佛山时代,跨越进入全市中上发展水平。

围绕这一目标,南川区将深化拓展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发挥优势、突出重点、精准发力,重点抓好工业、旅游、城镇化、生态“四篇文章”。

在工业方面,构建“千亿工业”格局。坚持“特色化定位、园区化布局、集群化发展、产城化推进、创新化驱动”,加快培育铝铜材料、精细化工、机械装备、食品医药和电子信息、新能源、新型建材“4+3”产业集群,进一步提升工业化主战场功能。

旅游方面,立足南川资源禀赋,努力开启重庆旅游“金佛山时代”。坚持“全域旅游化、景城一体化”理念,景区旅游和乡村旅游同时发力,培育壮大禅修文化、赛车运动、中医药养生、赏雪滑雪、休闲避暑五大特色旅游项目,大力实施“旅游+”行动,建设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际特色旅游目的地,努力把旅游业培育成为综合性战略性支柱产业,让“佛山福地、大美南川”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城镇化方面,加快建设重庆大都市区新型城镇体系。按照“四化同步、产城融合、景城一体、城乡统筹、生态宜居”理念,构建“中心城区+大观生态健康城+国家和市级中心镇+若干特色乡镇”组成的“1+1+8+X”新型城镇体系,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大都市区城镇组团,把南川城区建成重庆的“花城”,培育、强化、形成大都市区功能,努力实现与重庆主城同城化。

生态方面,要把生态优势转化为核心竞争力。始终坚持“生态本底、环保优先、绿色发展”,力争到2021年全区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5%,创建国家森林城、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把南川建设成为重庆大都市区的“深呼吸”城市。积极探索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模式,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养老养生等产业,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让南川发展“绿”起来,叫响“生态南川”。

(周秋含 佘振芳)

【责任编辑:管理员】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