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跨越万里的视频答辩 让援外军医没有“科研困难”

作者:黄宇 来源:华龙网
2017-05-23 00:00:00
分享

一场跨越万里的视频答辩 让援外军医没有“科研困难”

博士毕业答辩结束后合影 通讯员 何雷 摄

华龙网5月22日10时40分讯(记者 黄宇 通讯员 何雷)“报告各位评审专家,今天我的毕业答辩题目是《sEXPAR-SPR构建与膜联蛋白 A1在HPS相关的PASMCs炎症表型及增殖中的作用研究》,请求答辩开始。”日前,一场特殊的博士毕业答辩在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援埃医疗队驻地同时进行,答辩人何静和评审专家组通过远程视频系统进行现场问答。

今年1月,西南医院手术麻醉科主治医师何静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援埃军医专家组成员,远赴万里之外的非洲大地,开始执行为期1年的医疗帮带任务。

在4个多月的时间里,何静不停的忙碌着,为埃军陆军总医院带去了多项新技术,如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技术、新生儿全身麻醉技术、高龄病人麻醉工作要点、危重病人抢救麻醉手则、神经定位刺激器引导下外周神经阻滞技术等等。

不仅如此,2014年11月至2015年1月,何静还远赴利比里亚抗击埃博拉出血热疫情。

一场跨越万里的视频答辩 让援外军医没有“科研困难”

埃军总医院手术室,何静在神经定位刺激器引导下行外周神经阻滞麻醉。 院方供图 华龙网发

在治疗病区医生的工作岗位上,他负责确诊、治疗埃博拉患者,2个月的任务期间,他和战友们累计接诊患者112名,收治疑似、可能和确诊埃博拉患者65名,其中5名确诊患者经治疗痊愈出院3名,实现了“打胜仗、零感染”的目标,用优异成绩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军医的风采。

但何静心里还是有一块大石头,那就是他已经持续了4年多的博士学业。由于日常工作繁忙和执行各项任务,他已经延期毕业一年,现在又到毕业答辩季,但他却在万里之外的非洲执行任务,难道今年只有再次延期吗?

绝不能让战斗在一线的战士默默付出又牺牲掉自身成长的机会。在获知何静这类在国外、边远藏区、海岛边疆执行帮带任务的医疗队队员科研困难后,西南医院党委特别组织召开了援外医疗队队员科研服务对接会,要求机关相关科室及时协调,帮助在外“战斗”的医疗队队员既完成好工作任务,又能兼顾好自己的科研工作。

在详细的调研和论证后,该院为外出执行任务人员建立了近10余项措施,如定期的科研信息推送及收集机制、科研“私人定制服务”措施、医疗队员所属科室主任负责制以及“一对一”科研工作帮扶机制等。

一场跨越万里的视频答辩 让援外军医没有“科研困难”

  埃军总医院麻醉科办公室,何静在学习专业知识。 院方供图 华龙网发

据介绍,从1月份外出开始执行任务后,何静所在的手术麻醉科就指派了一名研究生专门负责他博士课题以及答辩方面各项准备工作,协助他尽快了解到答辩的具体要求和相关注意事项。同时,医院的专家教授、科研助理,还定期固定时间与何静进行科研活动视频连线,帮助他开展科研学术研究。

5月18日,为了何静答辩顺利进行,中国人民解放军援埃医疗队还在驻地组织进行了一次论文预答辩,医疗队的专家教授们一起为他的答辩提建议。医疗队队长、西南医院肾内科副主任刘宏教授不仅主持了预答辩会,还就何静在预答辩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指导。

北京时间5月20日15点整,远程视频答辩正式开始,虽然答辩双方远隔万里,但答辩还是严格按照规范操作。视频那头的何静对着屏幕侃侃而谈。视频这边,评审专家组几位教授认真听取着他的报告,并不时在论文上作批注。问答阶段,几位专家还分别对何静的研究提出问题,而他也现场给出解释和答复。最终,在评审专家组的商议后,答辩专家组主席、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实验医学科主任兼临床免疫实验室主任王兰兰教授宣布何静的博士毕业答辩通过。

“非常感谢学校和医院能给我这次远程答辩的机会,我一定会在今后的帮带工作中继续努力,为中国军医争光。”远程答辩结束后,何静在视频中说,想再次感谢这么多为他答辩操心的领导和同事们,虽远隔万里,但仍让他感受“大后方”带来的温暖。

分享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