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留守儿童、聚焦特色农业 党代会基层代表为“三农”发声

作者:佘振芳 来源:华龙网
2017-05-21 00:00:00
分享

华龙网5月21日12时53分讯(首席记者 佘振芳)今(21)日,参加重庆市第五次党代会的各代表团继续围绕中国共产党重庆市第四届委员会报告展开审议讨论。在第十代表团(开州、梁平、忠县代表团)会议现场,来自基层教育、企业、技术等战线的党代表围绕报告,关注农村问题,回应民生期待,结合行业实际,积极踊跃地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关爱留守儿童、聚焦特色农业 党代会基层代表为“三农”发声

忠县实验小学校副校长黎娟。 记者 李文科 摄

黎娟:建议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

对于报告中提出的“加强‘三农’工作”,忠县实验小学校副校长黎娟对留守儿童格外关注。

黎娟做了一个调查,目前,忠县共有留守儿童三万多名,占全县中小学生总数超过三分之一,其中大部分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抚养,少部分被托付给老师、亲戚和朋友,还有个别无人监护。正处于成长发育关键时期的留守儿童,由于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正确引导和帮助,带来了一些教育问题,为此,黎娟提出了两点建议。

首先,建议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进一步增强农村教师编制,鼓励教师担任“代理家长”,针对留守儿童特殊心理需求,适当配备心理、生活教师,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和管理。

同时,建议成立“儿童校外托管机构”,在每个社区和乡镇全覆盖,并对机构的功能定位、审批、监管、评价等方面做出规划设计,引导有爱心的教师、公益组织、志愿者等各种力量进入托管中心,共同参与到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中来。

关爱留守儿童、聚焦特色农业 党代会基层代表为“三农”发声

忠县任家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周洪。 记者 李文科 摄

周洪:建议加大农村专技人才支持力度

报告强调要“加快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加强三农工作”,这令忠县任家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周洪感触颇深,她认为,重庆农业、农村发展的又一个春天即将来临。

在实际工作中,周洪发现,基层农村技术服务力量薄弱,其中乡镇农业技术人员普遍老化、素质不高、知识单一;高层次、高水平、有能力的专技人员不愿意流入,也留不住;基层专技人员由于受机构规模限制,高级职称数量几乎没有,专技人员上升及流动渠道狭窄,工作积极性不高,这些问题也制约着现代农业发展。

为此,周洪建议加大对从事农业农村工作的人才支持力度。其中继续加大对渝东南、渝东北“三支一扶”力度,针对基层偏远山区从事农业农村工作的人员,要适当放宽基层职称评定标准和高级职称数量限制;设立基层农村专业技术人才专项编制,让真正有能力、有技术、愿奉献的人才得到有效保障。

关爱留守儿童、聚焦特色农业 党代会基层代表为“三农”发声

重庆三峡建设集团忠县柑桔有限公司总经理郑传群。 记者 李文科 摄

郑传群:建议对一、二产业融合项目给予更灵活的土地政策

“中国柑桔看重庆,重庆柑桔看忠县。”谈到报告中提出的“大力现代特色效益农业”,重庆派森百橙汁有限公司副董事长、重庆三峡建设集团忠县柑桔有限公司总经理郑传群充满自豪,针对发展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他也提出了几点建议。

“土地供给不足成为很多地方推动农村产业发展的制约。”郑传群说,建议对第一、第二产业融合的项目给予更灵活的土地政策。比如农家乐、休闲观光场所、餐饮住宿、停车场、农产品加工厂、大规模的培训场地等永久用地,在管理方面适度放宽。

此外,他还建议统筹推进非公企业的基层党建,“党组织在非公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比如在我们企业,正式员工中有11名党员,都是管理、业务和技术方面的骨干。我建议进一步加大非公党建的工作力度,更加注重对非公经济组织中党员的教育管理和培训力度,更好地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关爱留守儿童、聚焦特色农业 党代会基层代表为“三农”发声

开州区厚坝镇党委书记付小红。 记者 李文科 摄

付小红:建议构建万开云旅游环线 让乡村旅游融入全国大旅游

报告强调,“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符合重庆实际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

在开州区厚坝镇党委书记付小红看来,乡村旅游已成为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渠道,是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

“在我们镇,乡村旅游已经有180多家经营主体,带动2000多户农户增收,直接受益的贫困户有300多户。但在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和长江经济带方面,还有一些跟不上的地方。”付小红说,比如乡村旅游点多面广,却没有真正形成一个乡村旅游的环线把这些点串联起来,此外,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还不足,创意农业少,乡村民宿起点不高,缺乏竞争力。

为此,付小红建议构建“万开云”旅游环线,融入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依托“万开云”经济板块,让乡村旅游融入全国大旅游。

关爱留守儿童、聚焦特色农业 党代会基层代表为“三农”发声

  点击图片进入专题

分享

推荐